委员风采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委员风采 >

(委员风采)沈远明:老百姓心目中的“权威”(图)

时间:2014-12-05 14:13:26信息来源:阅读:

 发布时间:2014-10-29 15:03:00     来源:中国硒都网     投稿信箱:xwzx8888@163.com
老百姓心目中的“权威” 
——记恩施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沈远明 
记者 沈宏臣 通讯员 罗晖 何英 
沈远明(中)给村民讲解油菜移栽技术要领。
  “稀植栽培必须在阳历8月20日至8月底播种育苗,苗龄30-35天。为了确保培育壮苗,必须主抓好‘六点’:一是每亩大田必须保证5-6厘地的苗床……”
  “‘两早’栽培要注意选种,一般以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5号为主。种植田块宜选择地质疏松肥沃,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为宜。还有播种时间也是很关键的,600米以下地区在12月下旬播种。二高山与高山分别在1月上旬、中旬播种。在低山与二高山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适当避开晚疫病高发期,亩产可达2500-3000公斤。” 
  
  ……
  从品种选择到播种时间,从施足底肥再到后期田间管理。说起马铃薯“两早”栽培和油菜“免耕稀植”技术,沈远明如数家珍。谈起近几年粮油作物的新品种引进,他更是滔滔不绝。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4年来,沈远明始终把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一直奋战在第一线,通过推广一项项实用技术,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深受群众好评。

  10月20日,沈远明早早的来到屯堡乡马者村的一个油菜种植基地,指导该村香树湾组的村民移栽油菜种苗,为他们讲解免耕稀植栽培技术,并现场为大家演示油菜移栽。
  跟他共事30多年的老同事杨华民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田间培训沈远明每年不下20次,每次搞培训村民们总是围着他问这个问那个,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同事们知道他有慢性咽炎,每次出来都给他准备一杯水,感觉他嗓子有些沙哑了就把水递给他喝点。
    1980年毕业于恩施农校的沈远明,从参加工作开始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耗在试验田里做研究、搞培训,在农民家中问耕种情况,足迹踏遍了恩施市所有乡镇的农间田头。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员,他最了解农民朋友在科技推广上需要什么?要解决什么?在新技术推广中他带头从自身转变观念,从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
  在进行农技推广中,沈远明每推广一项新技术,都要亲自设计试验示范方案,做试验小区、观察、记载至验收总结,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然后再进行推广。沈远明说:“一项成熟的种植技术要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每个数字都要经过精准的测算,不能有半点马虎。”
  沈远明在总结多年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经验时,最深的体会就是:“一要务实,二要创新,转变观念比掌握技术要难”。他每引进推广一项新的技术都以能否被老百姓自觉接受,并快速普及,长期应用为准则。
  1988年,沈远明作为水稻旱育秧课题攻关的主要成员之一,承担了全州大量课题的实验设计、执行与验收总结,在第一时间提出了“旱育秧成败在苗床,高产在大田”的技术观点,并在试验示范中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难题,省去了调酸,催芽等技术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他的这项研究得到了众多水稻专家的认可。
  通过多次承担全州与武陵山区边区农学会的技术培训授课任务,沈远明为此项技术在我州以及武陵山区、南方稻区的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此项技术也成为全州农业上普及面最广、农民受益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好的实用技术,使二高山以上稻区能够就地育秧。经过多年多点次验收旱育秧比两段秧增产5—10%,亩节省费用30元左右。不仅如此,1997年,他又在全州率先引进的旱育抛秧亩节省费用80元以上。
  从2009年起,他主持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在生长中期喷施调节剂的两早栽培技术,促进马铃薯早出苗、早结薯、早成熟、早上市来提高种薯效益,早上市20-30天的马铃薯每亩增收500元,低山地区年推广面积超过万亩,薯农增收500万元以上。2012年,全市示范推广马铃薯“两早”栽培1500多亩,平均产量超过2000公斤,亩产值超过4000元,产量与经济效益比常规栽培大幅提高。
  沈远明主持引进的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省去了农民耕整土地用工、费用,保证农忙季节按时移栽油菜苗的问题,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油菜免耕稀植栽培与马铃薯两早栽培技术也因此被省委组织部录制成实用技术电教片在全省推广,他作为技术主讲对两项技术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与技术操作示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沈远明特别注意农技推广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培训过程中,他一直秉持着“掌握技术必需首先转变观念,既要会做,还要会说会写,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理念。
  在粮油作物种植上,沈远明作为技术主持人牵头承办的水稻、玉米、油菜、马钤薯高产创建示范样板,每年培训乡镇农技人员与农民在1000人次以上,为争取部、省级相关项目支持争取了机会。
  因为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全市累计增产稻谷在2亿公斤以上,节省育秧费用在5000万元以上,增收节支超过2.5亿元。此项技术成为恩施州和武陵山区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节本增收效果最好的实用技术之一,并分别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恩施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沈远明参与的恩施山区水稻三两栽培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恩施山区水稻、玉米优良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技术、甘薯新品种甘薯2号大面积试验示范、甘薯恩薯2号脱毒快繁技术大面积示范,先后获得了农业部、湖北省丰收计划奖。
  2006年沈远明参与引进推广的油菜免耕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每亩节省整地与移栽用工费用150元左右,亩增菜籽30-40%,近年全市年推广面积在5万亩以上,此项成果2010年被评为州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的钢架塑膜大棚温室育秧技术研究与推广、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与推广、优质鄂马铃薯3号推广,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2008年7月,在多次荣获国家、省、州、市科技进步奖、科技推广奖、丰收计划奖后,他又被恩施州授予“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
  “吃了这碗饭,还是要对得起这碗饭!”荣誉没有让沈远明裹足不前,而是让他更全心地投入农技推广工作中。“看见大家因为采用新技术提高了亩产,我心里也觉得高兴。农民的丰收就是给我最大鼓励。”说起自己从事的农技推广工作沈远明一脸兴奋。
  他多次参与全州粮油生产重大科研项目和主持市内相关科研项目,并取得多项国家、省、州、市级科研与推广成果,由于突出的业务能力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2000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他时刻不忘为民请命。因为工作的关系,沈远明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大量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
  作为政协委员,2012年,沈远明对全市农广校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在2011-2012年,农广校开展了13期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参训学员共计1167人,涉及全市六个乡镇七个村,40至60岁的占了参训人员总数的73.5%。
  了解到留守劳力综合素质的下降,科技推广的难度在增加,推广速度放慢,劳动者对农业科技的执行力与到位率在下降,“明天谁来种田的问题,怎样提高他们的技能等问题” 引起了沈远明的注意。
  他撰写了《增加财政投入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提出了提高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科技必需得到应用后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让农业科技在农村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才能产生规模效益。
  这个提案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市政府、市政协与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从2012年开始,全市每年培训农民累计超过万人次,各项实用技术也因此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2012年他与董平撰写的关于《龙凤新区建设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议》的提案,在龙凤试点建设中部分被采纳。小龙潭村、三龙坝村等近郊村早熟马铃薯,蔬菜得以大面积发展;大转拐村、吉星村沿高速公路边的烟叶生产基地,利用秋冬闲季节,在烟叶收获后种植四季豆、蚕豆、豌豆,增加了烟农收入,远郊二高山村大转拐,杉木坝等村的蔬菜基地巳初具规模,随着试点建设速度的加快,也会逐步产生规模效益。
  “政府出台相关的土地流转政策,培植种田大户。”“大力推广轻简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加强基本农田改造与田间道路建设,扩大机械化耕作的面积。”“改变就业观念,引导高中、职中、大学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回乡创业、发展支柱产业”等建议也被政府采纳。
  针对基础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老百姓看病就医需求的现实矛盾,沈远明与董平、李车书共同撰写《关于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对未达标的104个村级卫生室,增加政府投入,规范建设,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并实施,村民看得病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因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州城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高峰期交通拥堵困扰着广大市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沈远明撰写的关于《做好超前规划 建好州城公路立交桥 缓解交通堵塞》的提案,建议在十字路口修建立交桥来缓解交通压力。提案和建议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恩施市政府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在提案督办过程中,城建、规划、交通等部门就此进行了答复,并表示今后在规划设计中将给予优先考虑。
  “做好自己的事,不忘百姓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4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做研究、搞实验,从水育秧到被旱育秧全部取代,从规范插秧到旱育抛秧,从逢种必耕到免耕栽培,从全市无论高低山清一色的中晚熟马铃薯品种到试验示范推广“两早栽培”,每推广一项新技术,他都全程参与,多年的实践让他成为全州乃至全省在粮油作物种植上的技术权威,更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