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撷英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 文史撷英 >

“红土风情”之一---------女儿会

时间:2014-12-05 14:39:01信息来源:阅读:

颜   英
       女儿会作为一种婚恋节俗,它到底起源于何年,众说纷纭。但她起源于红土石灰窑确是不争的事实。
       恩施土家“女儿会”,经历了3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清朝至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和八十年代至现在三个阶段。“女儿会”为什么能在几百年间生生不息,世代相传,表明它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产物,是与汉族及其它民族不同的民俗事象。历数百年而不衰,表明她己成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节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清朝至民国时期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3年),“十个棚”中张、薛二姓族长,倡议在石灰窑建集。约定7月12日这天,由张、薛两棚族长,主持开办酒席,召集十个棚族长集会,并邀各姓氏商户参加。席间,薛氏族长在大红纸上写上《开场吉日》公告,贴于石灰窑集中地点杨家棚处。在鞭炮声中,集市开张。这便是石灰窑建立集贸市场的最早记载。
随着石灰窑建集,男女青年们开始活跃起来,女儿会也由此开始。青年男女借助7月12这天以物资交流为掩体,寻情觅爱,情人幽会。规定每旬2、5、8赶集,于是“十个棚”男女老少逢集便上街赶场。随着物贸交流的扩大,石灰窑的中坪、小清河、黄家坪、曹家棚、文家铺均集中在石灰窑集镇赶场。以至后来,恩施、建始、宣恩、鹤峰四县边区以及外地客商也云集于此,进行商贸活动,石灰窑不仅成为各地商贾云集的中心,更是“十个棚”女儿会的发源地。
         从清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鄂西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完成。元明至清初,朝廷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怀柔”政策,清政府鼓励山民上山开荒种地,谁开垦谁受益,可“永准为业”,无人认垦的荒地政府实行召民开垦政策,于是山外又有不少客户搬到鄂西地区来。石灰窑离城100多公里,亦受改土归流之益,人口增多,农耕繁盛,物茂谷丰,人们的集市交流更加活跃了,一年一度的女儿会得以不断沿袭下来。
         清同治五年(1866年),石灰窑集市已形成一定规模。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石灰窑的薛氏、张氏、黄氏开始发展厚朴,大兴中药材生意。是年,石灰窑“易同兴”药号开张,湖北、湖南药商纷纷前往购货,同时雇请湖南常德中医毛世辉到石灰窑坐堂行医,药材市场的兴旺促进了女儿会的发展。
    民国初期,石灰窑成立了商会组织。为活跃商贸,促进社会交往,商会规定农历逢双日为热场,单日为冷场,7月12的女儿会仍逢热场。这一天,不仅宣恩、鹤峰、建始等县的人来赶“女儿会”,就是湘、川、黔等省的商贩也不少,尤以湖南最多。外地客商的加入,使小小石灰窑乡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生意火爆,买卖兴隆。据在该地当过联保主任的邓达三讲述:每年“女儿会”都很热闹,平时有抓兵拉夫现象,到这天都没有了,因为乡保人员都赶女儿会去了,就连扯皮打架的也没有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石灰窑建立了乡政权(石灰窑乡政府)。集贸市场逐步繁荣,外商大增,常驻丁友财、邓达三、钟福全等家客栈,设立布匹、日杂、百货摊点,货摊摆满街市。同时换取石灰窑的当归、党参、天麻、厚朴等名贵药材,运销湖南、广东等地,每年参加“女儿会”的外地生意人日益增多。
石灰窑的女儿们在长期女儿会的薰陶下,善于交际,十分好客,尤对外地客人特别友善,不少当地女子与外地客商在“女儿会”上一见钟情,结为终身伴侣,并落户当地,常令本地青年羡慕和妒嫉。土生土长的石灰窑人冯永德讲:“石灰窑只发外地人,不管是娶妻生子还是做生意,凡是外地人在石灰窑安家落户的,一发人(子孙多),二发财(钱多)。”
    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石灰窑和各地农村一样,党和政府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百废待兴。石灰窑建立了工商业联合会,规定双日场期不变,“女儿会”较之以往更加热闹了。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青年男女婚姻自由了,待字闺中的女儿,盼望娶媳妇的后生,更加希望“女儿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因此,“女儿会”越来越成为名符其实的“女儿会”了。
  建国初期,外地来参加工作的青年干部,成了“女儿会”上的“俏货”,他们入乡随俗,赶“女儿会”,对歌传情,相约终身。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女儿会上传为美谈,当时“革干”毕业的建始籍青年干部小石,从县委调到济安区工作,就在石灰窑女儿会上认识了他现在的老伴,成为白头偕老的美满姻缘。
  五、六十年代,女儿会主要以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以集贸市场物资交流为主。到了7月12这天,各乡村以及边区乡村组织的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依次上场献艺,还有老艺人演出的被窝戏、猴把戏,有几十号人演出的傩戏,真是应有尽有,异彩纷呈。据65岁的退休教师周兴普回忆:1963年的石灰窑女儿会,四县边区组织了文艺汇演,建始县官店区铜钱乡自创的节目叫《十唱石灰窑》,唱出了石灰窑解放后的变化;石灰窑创作的一个话剧,周兴普演张铁匠,其妻朱秀珍也在剧中担任女主角,石灰窑小学教师张汉卿担任小提琴伴奏。
        在“突出政治”的年代里,大跃进的冒进,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辛,加之文革“破四旧”,冲击到传统的女儿会。由于农副产品成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导致物资匮乏,人们几乎无东西可卖。但在“大一统”的集体供销经济体制下,县乡组织紧缺物资到女儿会乡场上去卖。这一天,人们可以不凭票证,一户可买到1斤酒、1斤肉或1斤糖、1条肥皂。农民交了山货,就能抢购到这些计划物资。
        这段时间,女儿会上则以《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榜戏中的李铁梅、小常宝等政治艺术女性形象,来代替人们心中的女儿形象,真正的女儿会被迫转入“地下”。男女青年不便在公开场合谈情说爱,便用人们习惯相称的“钓鱼”办法来获取爱情。当时政府干部下到各村搞“运动”,农村女青年参与排演样板戏,开展文艺活动,与一些驻队干部混熟了,就以色钓人。在精神和物质同样贫乏的年代,未婚的青年干部经不起诱惑,往往上钩,有的成为美满夫妻,有的干部有家室,也铸成一些时代的错。此时期的女儿会属于凋零期,民族婚俗之花几乎被夭折。 
   三、八十年代至现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传统的“女儿会”恢复了。但其涵盖面已不像往日那样狭窄,而是逐步发展成为融物资交流、文艺汇演、体育比赛、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生活。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石灰窑摆脱了吃粮靠供应、穿衣靠救济的局面。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集镇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思索着如何把自己的传统节日——“女儿会”恢复起来,把她办得更好。当地政府把“女儿会”当作促进物资交流、丰富文化生活的盛会来办。
  1979年,红土乡开始恢复“文革”中断的石灰窑女儿会,四县边区农民组织文娱体育代表队,开展传统比赛活动。主要文艺活动是吹锣鼓、傩戏和自编自演节目,体育比赛加入了扳手劲、抵下巴劲、举杠铃、踢毽子,集体项目有拔河、篮球比赛等。
   1984年8月8日(农历7月12),石灰窑乡举办了建州以后第一个“女儿会”,原鄂西(后改为恩施)自治州州长李辉轩(石灰窑人)、副州长田寿延率领州市机关干部前往石灰窑赶“女儿会”,使这次“女儿会”盛况空前。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山内山外都知道了石灰窑有个“女儿会”,许多外地生意人因女儿会而来石灰窑安家落户,同时,创编的恩施耍耍《女儿会》在全省百花书会汇演中获奖。
   1989年石灰窑建立区公所,成为全市22个区、镇、街道办事处之一,石灰窑集镇为区公所所在地。区委区公所对石灰窑“女儿会”极为重视,在筹备建区阶段成功举办了1989年规模空前的“女儿会”。这天,州、市政府及其各部门、八方客商、周边地区青年男女约3万人云集石灰窑参加女儿会。街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物资丰富,人流涌动,各路文艺健儿大显身手,山边、潭边、路边青年男女对歌声此起彼伏,把传统“女儿会”推向了高潮。同年,创编的三人舞《女儿会》在全国比赛中荣获大奖。
   1995年,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女儿会”,首次把“女儿会”搬进州府所在地恩施城区召开。恩施市民族路、东风大道、航空大道人头攒动,十万群众同赶“女儿会”。当时参会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纯煊感慨地说:“什么叫万同民乐?这就叫万民同乐!”这次女儿会成为融节庆、文化、旅游、招商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女儿会成为土家民族的象征。
          2000年,随着恩施旅游事业的兴盛,“女儿会”活动在恩施景区龙鳞宫举办,海内外一百多家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同年,到北京公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女儿会婚俗”展演,并获优秀表演奖。
           2002年,市政府为了推促清江闯滩、梭布垭石林的发展,把“女儿会”从城里搬到离城54公里的梭步垭石林风景区召开,近5万名海内外观众参与其中。这次盛会加入了不少土家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伴随千奇百怪的石林风景,土家族的婚俗表演、傩戏、耍耍、莲香、板凳龙一起登台亮相,使省内外游客和国际友人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2004年,随着恩施市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魔芋、烟叶、党参、茶叶、当归、干鲜果等为龙头的产业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恩施市被评为全国魔芋第一县(市)。为庆祝这一盛事,结合传统“女儿会”,恩施市把“女儿会”从乡里接到城里。农历7月12日,《首届中国魔芋节暨2004年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相约女儿会》会标十分耀眼,扩建的民族广场彩旗飘飘,欢声雷动。通过对歌比赛,决出了“歌王”、“歌后”、“歌师”。中国魔芋协会名誉会长、83岁高龄的刘佩英教授为全国受表彰的恩施市等8个魔芋大县(市)颁奖;各种文艺节目异彩纷呈,土家女儿会尽情展示风彩,招商引资签约活动频频举行,整个恩施城洋溢在传统和现代交织的喜气中。此时的女儿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全盛时期。
   2005年,市委、市政府制作了《土家女儿会》MTV,公开发行,荣获当年百家电视台文艺金奖。
   2007年,恩施市提出进一步挖掘恩施土家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把恩施女儿会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地方民族节庆文化品牌。
   2008年,恩施女儿会被确定为湖北省旅游文化节庆,标志着恩施土家女儿会民俗文化的珍贵价值得到肯定。
   2009年,来自法国的帅小伙JULIEN身着长袍马褂,按照恩施土家族婚庆习俗完成了求婚、叫门、送红包、唱情歌等环节,与恩施土家妹子蒋冠兰在女儿会上喜结连理。 
          2010年,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吴小莉来到恩施主持女儿会。同时,中国恩施土家女儿会官方网站正式开通,网站设置了《最新报道》、《我的相亲》、《专家论坛》、《谈婚论嫁》等栏目,为有意参加土家女儿会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
    2011年,恩施市委、市政府在女儿会上提出,利用女儿会品牌把恩施市打造成“相亲之都”,也就是恩施市“世界硒都、相亲之都、休闲养生之都”三都建设之一。一是挖掘女儿会的内涵,把女儿会做成一台大戏;二是办好每年一次甚至两次的节庆活动;三是营造女儿会与相亲之都相配套的东西,做到“天天都可来相亲,天天都是情人节,天天都是女儿会”;9月16日,经省政协牵线搭桥,由随州香江公司投资建设的恩施·中国女儿城项目在武汉签约,项目占地约3000亩,建设工期5年,总投资近百亿元;10月18日,土家女儿城奠基。
     2012年,女儿会以相亲活动为主线,主题被定为“2012—恩施土家女儿会、恩施相亲会、婚博会”,以促进恩施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推动恩施市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为恩施市当好全州龙头和湖北武陵山试验区排头兵、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助力,共有10000余名海内外青年参加。
      2013年,恰逢恩施州建州三十周年,女儿会与州庆同时举行。7月10日,“中国·恩施土家女儿会”官方网站正式开通上线。改版后的网站功能更加完善,凸显了简约流畅的视觉效果,除了最新动态、报名专区、试听音画等板块外,还设置了商家产品展示区和互动社区;为了方便会员注册登录,网站设置了微博和QQ快速登录方式。
            另外,因女儿会的吸引,在恩施市乃至全国各地,有一大批文化人在整理、创作有关女儿会的文艺作品。2009年,恩施市本土作家刘绍敏、刘清华合著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演变揭秘》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由崔在辉等修改编著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文史资料再版。
      目前,恩施土家“女儿会”文化品牌已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表彰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奖;“女儿会”节庆活动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文化节庆活动金奖品牌”,同时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2013年7月18日,在湖北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恩施土家风情歌舞诗剧《嗯嘎.女儿会》获得“屈原文艺奖”。
      总之,现阶段的女儿会已成为一个融节庆、文化、经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其主办者、参与者、空间、形式、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活动空间看,女儿会经历了由发源地石灰窑到城区恩施市,又由城区到旅游景区龙麟宫、梭步垭石林,再从景区到城区恩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从主办者的角色转换看,女儿会已由民间自发组织,到区、乡政府主办,再到州、市政府主办;从参与者来看,女儿会由原始的薛家姐妹、乡民、生意人发展到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综合体,他们中有普通市民、商界老板、政府官员、文体人士、研究工作者,有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世界各地的朋友慕名而来,一赏东方的情人节——“土家女儿会”;从内容来看,女儿会己由单纯的以物资交流为媒寻找意中人发展到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旅游观光、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多功能集会;从形式上看,女儿们不再穿着“三叠水”、绣花鞋、背着花背篓去乡间赶女儿会,而是穿着时髦衣裙和高跟皮鞋、手拎小巧精致的坤包、胸挂款式新颖的手机来赶女儿会,她们不再把女儿会当作寻找意中人的场所,而是来品味女儿会的文化内涵和热闹场景。
 
                      (本文根据女儿会的相关资料搜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