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老城的文化古迹
时间:2014-12-05 14:48:49信息来源:阅读:次
贺孝贵
恩施老城的历史与现状
贺孝贵
城,是一个政权在一个区域和范围内,对人民实行统治与管理的中心。恩施地区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巴人时期,巴人首领务相率部族逆夷水(清江)西迁“君乎夷城”,夷城在恩施的观点被部分考古学家认可,但城址位于何处至今是个谜。公元260年即三国吴永安三年建沙渠县,为恩施市建县之始,县治城址无以为考。恩施市出土“晋蛮夷归义侯”金印,是晋政权在恩施建立侯国封印的见证,侯国当有城池,其址也无以考证。公元573年,当时的北周政权因恩施土著首领归附设立施州,为恩施地区建州之始,州治之城现在亦无以考证。现在的恩施古城,据文献明确记载建于宋代,清同治版《恩施县志》载:“宋旧城,即今象牙山及瑞狮岩因山为之,元仍其旧。”因恩施城区有唐建开元寺,不可排除今恩施古城即为唐代清江郡、县城址。如此算来,恩施古城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7个时期,时间跨度在1400年左右,是鄂、渝、湘、黔交界土家族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因时间久远,现在的恩施古城已少有唐、宋、元时期的遗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明、清城市面貌与格局,保存了部分城墙城门、街区、庙宇,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城市发展多在古城以外区域进行,因此保存部分还是原汁原味的,特别是原来的街巷布局完全没有变更,这是一个奇迹,因此恩施古城也是鄂、渝、湘、黔交界地区乃至在全国,都算得上是保存较好的古城之一。正因为如此,1991年湖北省政府公布湖北省九个历史文化名城,恩施为其一,1998年增加当阳市后,为全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笔者对恩施古城的历史与现状作一些解说,希望能为恩施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一些资料与见解。
据山依水的城址
清道光版《施南府志》载:“宋史理宗本纪:淳佑三年五月庚子,诏施州创筑土城及关隘六十余所,本州将士及忠州戍卒执役三年者各补转一官。按宋旧城即今象牙山及瑞狮岩因山为之,元仍其旧。”由此可知,元代及以前的城建在象牙山与瑞狮岩一带,即今六角亭一带。这一带有象牙山、成山、印山、鰲脊山、瑞狮岩,城即建在山顶与山间洼地。
同书又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指挥使朱永拓址甃石,周九里有奇,高三丈五尺。东北临清江,西南环溪水,皆天然城堑,上设串楼警铺女墙。为门四,东曰清江,南曰南阳,西曰西顺,北曰拱北,旋圮。”这时候的城扩展到清江边,形成依清江东、北面扩城的态势。以后毁坏。
清代进行了重修,道光版《施南府志》载:“国朝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兴修,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竣工,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复详验重修。”同治版《恩施县志》载:“国朝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邑令李汝逊领费修城,周围丈量,计长一千三十一丈,石甃城身高二丈,砖甃女墙高四尺五寸。三十七年,复详验重修,其广崇较明时朱永所修仅三之一,即今城是也。”从这一记载看,清城墙进行了缩减,估计明城墙已达城北马鹿口校场(今施州大道与叶挺路交汇处)一带,因缩减,原北面临清江一带城区放弃。
清代缩减后的恩施城如同治版《恩施县志》载:“恩施为附郭首邑,县城即郡城也。周围凡五里七分有奇,崇二丈四尺五寸。门四:东曰迎恩,南曰朝阳,西曰金华,北曰拱辰。东北临清江,西北环溪水,串楼警铺,雉堞鳞列。四门之上,各有飞檐危楼,楼中各有屋三楹。东门楼中建有官仓数十廒,南门楼中祀关帝于其上。”
缩减后的清恩施城因后来经济人口的发展,相继拓展了东、南、北三城门外的街道,形成城内城外都有街道的格局,大约恢复了明代城址的面积,总面积约2平方华里,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有大的变更。
错综复杂的街巷
古人建城,讲究城址方正,街道规整,南北为道,东西为路,路面平坦,四方城门距离相等。恩施是山地,恩施古城的建设,无论据山而建,还是依水扩展,总是离不了山,有山就得依山就势布局城门街巷,因此恩施古城的四道城门不在一条直线上,西门与南门近,北门与东门近,街道也难在一条直线上,巷子总是弯弯曲曲,路面也总是呈坡度延伸,形成坡坡街、弯弯巷,错综复杂的街巷布局。
古城不大,街巷屈指可数:南正街(今解放路),东正街(今中山路),北正街(今胜利街南段),西正街(今西正街),鼓楼街(今公园街),后街(今和平街),西后街(今西后街),珠市街(今四维街),北门外街(今胜利街)、东门外街(渡口街),南门外街(今城乡街);学田巷、梓潼巷,西城巷,螃蟹沟巷,张家巷,井湾巷,沙井巷,林家巷,金家巷,三义宫巷,薛家巷,考棚东巷,考棚南巷,考棚北巷,白夜巷,唐井湾巷。南正街与后街的交汇处称大十字街,东正街与珠市街的交汇处称小十字街。城内最大的排水系统为大阳沟,从东正街上端至珠市街南端柿子坝,也泛指柿子坝一带地名。
封建时代为了对居民的管理,将各街巷划分为若干个坊。东面:永胜坊(正街),永和坊(小十字街),一德坊(薛家巷),仁德坊(大阳沟),永寿坊(嘉莲池),联升坊(城外);南面:镇远坊(正街),仁政坊(鼓楼街),上仁寿坊(葛家坡),下仁寿坊(大十字街),仁和坊(梓潼巷),胜高坊(城外),文高坊(城外);西面:永宁坊(上正街、中后街、下后街),永胜坊(西城巷);北面:清宁坊(正街);清顺坊(正街),永兴坊(珠市街),武胜坊(城外)。
精彩纷呈的建筑
恩施古城曾经有雉堞鳞列的城楼城墙,建筑法式森严的衙门官署,脊檐高耸的寺观庙宇,弯拱飞跨的大小桥梁,亭楼天井的民居与马头墙比比相连的街肆,各具风格,精彩纷呈。
东城区有:明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署,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改卫为施县、次年改恩施县,为县署。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施南府,为府署、移县署于珠市街西侧,后在该处建考棚,复迁原处。另有东城门城楼,县丞署,把守寺(军队投资建,军人祭祀佛寺),东岳宫(祀东岳大帝,饮食、小吃、栈房业行会雷祖会集资建,为该会会址),竹王祠,又称吉王祠(祀夜郎王,贵州移民集资建,为贵州会馆),天后宫(祀妈祖,福建移民集资建,为福建会馆),水府庙(祀许真君,江西商人集资建),节孝祠(社会公众集资建,列供历代孝女节妇,供人们祭祀),三义宫(祀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荆州移民建,为荆州会馆),成氏祠堂(成氏祖祠),县城隍庙,康明敬宅(康明敬清咸丰年间聚众造反,事败被杀,房屋拍卖被周氏购得后称周家石门屋),饶应祺宅(清光绪年间新疆第四任巡抚饶应祺老屋,经其后人改建为中西合璧式建筑,今称饶家大屋),詹公故居(传为宋代状元詹邈居舍),嘉莲池(县丞署旁风景池,传每遇吉年莲花盛开)、登龙桥(因詹邈高登龙榜而名)、考棚(考秀才之用,清乾隆年间始设、其前施南府考生需到宜昌赴考,路远崎岖,苦不堪言),小校场(军人演武用,大校场在北门外马鹿口),渡船码头(出城往省城京师东大道必经之处,石磴连连,候亭楚楚,曾是清江一大盛景)、览胜桥(过渡往官坡街旁通潮溪上石拱桥)。
南城区有:南城门城楼,县文庙(后改道署衙门,梓潼巷东南端),南郡书院(南城门外,由文昌祠改建),把总署(历代军营亦为都司衙门),成山书院(原建梓潼巷内),巴公墓(南门外巴公溪南面清江边,又称巴大栅王墓与天赐坟),巴公祠(原建成山,因火灾毁,后建巴公溪桥头)、天后宫(建南门峡口,原为峡口寺遗址,后福建广东移民集资建,祀海神妈祖,为广福会馆),武圣宫(原为开元寺,后为大观阁,明末清初南明总兵何腾蛟改建祀武圣关羽,为军人专祀,又称武关庙),龙神祠(祀龙王,天旱大祀求雨),火神庙(祀火神祝融,公众集资建,祀之以避火灾),马王庙(祀道教护法四师之一的马王爷马灵耀,民间视其为火神,公众集资建,与火神庙相邻,共用一个戏台),府城隍庙(祀城隍菩萨,官府建,内设忠烈祠,祀陈连升等历代忠烈人物),魁星楼(官府建,祀天上文魁星,三层楼阁,中有魁星点斗神像),文昌宫(又称文昌庙、文昌祠,官府建,祀文昌帝君张亚子,为士民考秀才必祀之所,官员每年春秋两次大祭),西陵宫(祀黄帝之妻嫘祖,蚕桑、织布业奉其为祖师,集资修建),吕祖庙(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为银楼业集资修建),药王庙(祀神农和孙思邈,医药业集资修建),张王庙(祀张飞、杜康、蒙恬,屠宰业、酿酒业、制笔业各奉其为祖师,集资修建),巧圣宫(祀鲁班,泥、木、竹等业奉其为祖师,集资修建),元妙观(旧名真武庙,又称玄妙观,道教正一派道观),三官祠(祀天、地、水三神,制茶业集资修建)、文关庙(建于南城楼上,文职官员专祀,故名),樊增祥故居(清末署理两江总督,著名诗人樊山老宅,位于梓潼巷内),大莫园(明进士李一凤学馆),文明桥(跨城南药水溪上,明代卫学教授王逮、卫镇抚石林造,又称王公桥,清康熙年间重修,亦称涌鲸桥),成志桥(跨城南麒麟溪上,明代卫指挥使唐贵建,后于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多次重修补修,一名便冬桥),丰乐桥(原名济政桥,跨城南巴公溪上,明卫指挥使唐贵始建,清康熙、嘉庆年间两次重修,施南府知府谭光祥更名丰乐桥)。
西城区有:西城门城楼,施南府署,施南协署(清军一协相当现代一师、旅,下设三营,分驻各地,协署为指挥机关),洗马池(施南协署官员洗马用),鼓楼(跨府前街道而建,用以报时),观星台(建西城墙上,用于观察天象),府文庙(建于象牙山下,规模庞大),麟溪书院(清代建,距麒麟溪不远,故名),五通庙(祀“五圣”,福建移民建),保节祠(为历代保持封建节守贞操者建),轩辕宫(祀轩辕黄帝,缝纫业奉其为祖师集资建),仁寿宫(祀保生大帝,云南移民建,为云南会馆),圆通寺(佛教寺院,建于明代),回龙祠(祀龙神,因建在回龙山,故名),金华桥(明代建,跨西城门下药水溪,因清代西城门名金华,故名)。
北城区有:北城门城楼,向王庙(向氏家庙,祀汉景帝驸马向述,恩施向氏族人集资建),帝主宫(祀最高天神天帝,黄州移民集资建,为黄州会馆),石关庙(因石雕关羽像而名,老百姓专祀,香火盛于武关庙与文关庙),万寿宫(祀许真君,江西移民与商人建,又称江西庙,为江西会馆),白衣庵(佛教尼姑庵堂),问月亭(相传李白谪夜郎时途经恩施,曾于月夜在城北碧波峰醉饮,写下著名的《把酒问月》诗,后人建亭纪念),白马庙(佛教寺院),南岳宫(祀南岳大帝火神祝融,湖南移民建,为湖南会馆),二郎庙(祀治水李冰父子,四川移民建,为四川会馆),桓侯宫(祀张飞,张飞死后封桓侯,故名),社稷坛(官员祭祀土地神与谷神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大祭,府与县两级文武官员全部参加),校场坝(军人演武场所),武侯祠(位于校场北端,祀诸葛亮,因其死后封武侯,故名),镇武桥(因临近练武的校场而名,明宣德年间施州卫指挥使孙本达始建,正统年间指挥使冯广重修,清康熙中游击陆达再修,一名北门外小桥)。
战火对古城的破坏
作为鄂西与川、湘交界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恩施古城难免经历代政治风雨的洗涤,有着起落跌宕的沧桑经历,特别是历代战争,古城总是处在各方争城夺地的战火煎熬中。
据《五代史·前蜀·世家》载:“(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王建攻下夔、施、忠、万四州,此后施遂为蜀所据。(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蜀王衍降,旋为后蜀孟氏所据。”
《宋史·太祖本纪》载:“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正月乙酉,蜀王孟昶降,癸巳刘光义取夔、施、忠、开四州。”又载:“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六月,贼攻施州,系李顺贼党张余。指挥黄希逊击走之。”
《宋史·列传》载:“史方,字正臣,开封人。天禧(公元1017—1021年)中,知夔州。时富、顺州蛮田彦晏寇施州,焚暗利砦。方领兵直抵富阳,荡洗巢穴,穷迫至七女栅,降之。”又载:“林栗,字黄仲,福州福清人,知夔州。属郡曰施州,其羁縻郡曰思州。施民覃汝翌者,与知思州田汝弼交恶,会汝弼卒,汝弼率兵二千人,伐其丧;弼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二州之境,施、黔大震。……”后被林栗率官兵平定。
《宋史·孟珙传》载:“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谍报大元兵欲大举临江,珙策必道施、黔以透湖、湘。以二千人屯峡州,千人屯归州,以精兵五千驻松滋,为夔声援。大元兵自随窥江,珙密令刘全拒敌,遣伍思智以千人戍施州。”以后宋兵仍难挡元蒙兵锋,被迫将施州州治迁椅子山,清《恩施县志》载:“椅子山在城东十五里,宋开庆初(公元1259年),郡守谢昌元移州治于此,以据险要,亦名州基山,俗名旧州城,讹呼柳州城。”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328年),即南宋景炎三年,椅子山施州城被元蒙军队攻陷,其后不足一年时间,南宋亡,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施州州治迁回原处,是为元施州。
《元史·文宗本纪》载:“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正月,夔路忠信寨峒主阿其什用,合夔蛮八百余寇施州。……”后被元军平定。《元史》载:“至元十八年(公元1331年),大小盘诸峒蛮叛,怀远大将军(石抹按只)奉命率诸翼蒙古、汉军三千余人戍施州。”平定诸蛮。
元末,施州为明玉珍大夏政权所据,后朱元璋统一中国,建大明王朝,施州归属明王朝。《明史·土司列传》载:“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江夏侯周德兴移师讨水尽源通塔坪、散毛诸峒,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师壁七十余处,各相攻杀,施地大震。御史蒋诚,副使邢端按部至施,率指挥童辅督兵讨之,追其伪印。”“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十二月,施南土司覃良士因事在狱,土司统兵围城,胁指挥唐复元出良士,所过村庄,残灭殆尽。”
清《恩施县志》载:“顺治丁亥(公元1647年)五月,闯贼爱将李过即一只虎,与土司战于城南,大破之,遂遣伪总兵刘大仓镇卫,旋以残酷,檄屯南坪。己丑年(公元1649年),献贼党李来亨、高必正、姚黄等相继劫掠人口,索金钱赎之。”“丙申年(公元1656年)正月,伪荆国公王观兴,为贼党三家之一,诈称就卫,逐刘贼。兴窜入戎角村,四壁悬绝,唯一径可上。己亥年(公元1659年),焚卫城。……”乙巳年(公元1665年)才投降。“康熙十三年(公元1673年),伪周吴三桂据滇南,檄至施,卫守备贾进才降贼,旋以贪残被逮。伪总兵李春儒又来镇施。”
清朝稳定以后,鄂西地区基本上无大的战乱,恩施古城得以在明城的基础上发展,一度成为湘、鄂、川、黔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城区内庙宇林立(有四十八庙之称),而庙宇的兴旺,是古代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见证。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古城因成为湖北省临时省会和抗战第六战区司令部驻地,屡遭日寇飞机的轰炸,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恩施县抗战史稿》载:1937年12月25日,日寇飞机第一次袭击恩施城,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总共27次轰炸恩施城,出动飞机228架次,投弹600余枚,炸毁房屋929栋,炸伤327人,炸死153人。古城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原施南府署、鼓楼、考棚、仁寿宫等古建筑被毁。
古城的改变与希望
战乱对恩施古城有很多的摧残与破坏,但真正改变古城旧观的是现代文明,这是一种没有意识到保护古城即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古城即留下旅游开发资本的破坏,其中有政治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社会的进步必然对旧的东西的一种改变,尽管很多改变是善意之为,但从保护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改变也就是破坏。
清末至民国,由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人们对封建宗教越来越不相信,依赖宗教信徒存在的庙宇被人们淡忘,大多庙宇辟为新学堂,学堂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作为校舍的庙宇年久失修,逐渐毁损与倒塌,由这些庙宇支撑繁荣的街区因此而冷落。到民国末,全城原数十座庙宇,仅剩南门峡口天后宫、城内薛家巷天后宫、东岳宫、府城隍庙、县城隍庙、三义宫、节孝祠、竹王祠、二郎庙、南岳宫、向王庙、万寿宫、帝主宫、石关庙、白衣庵、张王庙、文昌祠、魁星楼、轩辕宫、五通庙、连珠塔等20余座寺观庙宇,且大多破烂不堪或因改建而不完整。
1941年,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兼湖北省主席陈诚在恩施推行“新湖北经济运动”,整修城区街道,将南门城墙洞开一个大口子,与城外巴(东)石(咸丰石门坎)公路相接,南正街等主要街道扩宽,沿线老房子被拆改,虽仍是传统建筑风格,但已非明清原物。1943年陈诚下令修清江大桥,工程部队拆毁北门一段城墙,取石块砌筑桥墩。国民党省干部训练团占用原道署衙门(今武警支队驻地),扩建挤占原梓潼巷,导致梓潼巷最终消失,这也是恩施古城至今唯一消失的一条街巷。城楼因他用改建,失去原貌。鼓楼因避日寇飞机投弹轰炸拆除,后用其木、石料建成中山亭(俗称六角亭)。
解放后,古城古建筑原貌的改变主要有:万寿宫改建为恩施地区电力公司宿舍,瓷塑门墙仍保留了一段时间,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打砸,后被拆毁;向王庙内建塑料厂,经改建面目全非;帝主宫内建小学,经改扩建面目全非,今为小商品市场,原貌无存;石关庙拆毁;东岳宫改建为医院,现已无痕迹;巧圣宫改建为剧团,历经改建原貌大变,后因是危房被拆毁,现已无痕迹;南岳宫改建剧场,现已无原貌痕迹;县城隍庙内建小学,现已全部拆毁;节孝祠早已破败,后为中学校办工厂,原貌消失殆尽;施南协署经民国办学破坏至新中国为民居,只剩下军人洗马的池子门墙;保节祠曾为街道墨水厂,原貌无存;20世纪60年代,北门与东门城门洞被拆毁;20世纪90年代修建东门大桥,原东门外古街、古渡口拆迁消失……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
欣慰的是,恩施古城历经磨难,依然如本文前面所说:保存较长的西、南面城墙与城门;保存武圣宫、文昌祠、连珠塔、白衣庵古庙宇;保存后街与西后街,南门外街,三义宫巷一带古街区。正如我在本文引文部分所说,恩施古城的现状,创造了一个古代街巷布局完全没有改变,明、清古城风貌依然清晰的奇迹。只要从现在划定好保护区,投入资金修复保护区古建文物,完全可以达到旅游开放的标准。我们期待这一奇迹的出现。
恩施城的城墙城门城楼
冷兵器时代,人们为保城市安全修筑城墙。恩施的古城墙,修筑年代有明确文字记载为南宋,为土筑,清代《恩施县志·城池》载:“宋淳祐三年五月庚子,诏施州创筑土城及关隘六十余所”、“宋旧城,即今象牙山及瑞狮岩因山为之,元仍其旧。”城门与城楼是什么样子,没有记载,不好妄说。砖石城墙则修筑于明代,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朱永督工修筑:“周九里有奇,高三丈五尺,为四门。”后因时久废圮严重,清乾隆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公元1771—1772年)维修:“邑令李汝逊领费修城,周围丈量,计长一千三十一丈。石甃城身高二丈,砖甃女墙高四尺五寸。……其广崇较明时朱永所修,仅三之一。”以后,道光五年、十一年,咸丰二年、十年,同治三年都有维修,其间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重建西、北两城楼,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又重建西门城楼。由上可知,恩施城的砖石城墙始建于明,维修于清,至今已延续6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明清古建筑。
恩施古城墙,历来设东南西北四门未变,只是明清两代对城门的名称有改动。明代东城门名“清江”,南城门名“南阳”,西城门名“西顺”,北城门名“拱北”。清代改东城门为“迎恩”,南城门为“朝阳”,西城门为“金华”,北城门为“拱辰”。
城墙城门以外的设施,除了防敌攻城的串楼警铺与俗称城墙垛子的锯齿形雉堞,最壮观的要数城楼了。关于恩施古城四座城楼的制式,除南门城楼还具形状,其余不存,现在很难详解原状,但从志书“四门之上,各有飞檐危楼,楼中各有屋三楹”的记载,可知其大体形状为四排扇三间、飞檐翘角建筑,但内部结构如何,并不清楚。
现在我们具体谈一谈仍具城楼形状的南门城楼,就其现状是否是原样,历来为恩施文物专家怀疑:外观与中国现存古城楼完全不同,砖石混砌墙体,四面水瓦顶,特别是券顶门窗,只是清末至民国受西洋式建筑制式影响才出现,不可能是明、清建筑。我在从事文物工作的时候,曾去调查过,因住有人户,分隔房间,无从看到内部结构,不能下结论。后来,市文物局报省文物局该楼照片资料,也受到省里文物专家的质疑。有幸的是,最近这一疑问得到解决。
南门城楼因原住居民迁走弃用,瓦面漏水造成构架毁损,有倒塌的危险,市文物局为报抢救性维修计划,邀请州市文物专家现场查勘,我参加了这次查勘。因原住户拆除了加装的隔墙,原建筑露出原状:四排扇木架结构,与志书记载“有屋三楹”相符。不过有两道并列的四排扇,形成两道人字形瓦顶,中间瓦面檐口相接,用笕槽将瓦水分流山墙外,这是因抬梁不够长而使用的一种建筑制式,目的为了扩大室内面积,是恩施古代的建筑师常用的一种建筑方法,恩施城区现存古建筑文昌祠、武圣宫都是这种制式。这种制式的结果必然是一套排扇高,一套排扇矮,高的为正殿或称正厅,矮的称副殿或称券厅,屋面一般为双重檐,八角飞翘,大方美观。由此可知,恩施的古城楼,至少是南门城楼形制与文昌祠桂香殿、武圣宫大殿类似。至于现在南城楼上的砖石混砌墙体,为民国时期加砌。
南门城楼因原住户搬迁失去维修,损坏严重,有垮塌伤及行人的危险,2012年6月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由六角亭街道办事处拆除,古恩施城最后一座城楼从此消失。
恩施老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政权机构旧址
贺孝贵
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保护历史建筑的认识越来越高,当政府对保护远久的历史建筑所采取的措施还不能满足人民的意愿时,人们又提出了保护近现代有纪念性意义建筑的要求,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即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初期的政权机构旧址。恩施市民就强烈表达了保护“老政府”、“老市委”旧址的愿望。
“老政府”、“老市委”,是恩施人民对原恩施县人民政府、中共恩施县委(后为市委)办公机关的简称。恩施县于1949年11月6日解放,中共恩施地委、专员公署开始在六角亭原清施南府署遗址建办公用房,后与原设舞阳坝的中共恩施县委、县政府交换驻址,原建房交给中共恩施县委与恩施县人民政府,经继续修建,建成主要房屋3栋,街南1栋,街北2栋,皆为砖石墙体,木质构架,机瓦房顶,仿欧式形制,拱门拱窗,空间阔畅,庄重气派(后陆续有增建)。先街南一栋为县委办公,街北二栋为政府办公,1982年设立恩施市,市县分署办公,市委、市政府在小渡船新建办公大楼,1984年撤县并市,政府在小渡船办公大楼办公,市委仍在“老政府”、“老市委”办公,直至后来市委也迁小渡船与市政府合署办公,街南房屋拨给老干局,街北房屋闲置或出租,“老政府”、“老市委”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概念上讲,成了建国初期政权机构旧址。
人们要求保护“老政府”、“老市委”,还因为它们所在的位置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其前身是清代施南府署。清朝建立后,将明施州卫改为施南府,施南府官员在西门至南正街这条街道上新建府署,后又在府署左侧建鼓楼,这条街道称鼓楼街。民国初年,政权多有更替,这里是各政权的行政机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著名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身影。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失守,国民党湖北省政府迁恩施,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亦设恩施,这里曾为湖北临时省会部分机关和六战区司令部部分机构的驻地,后遭日机轰炸沦为废墟,当时的省政府与恩施县政府将其辟为公园加以建设,内有抗战内容,如进门处保留日机轰炸后巨大的弹坑,上面用钢铁焊制高达数米的日本炸弹模型,警示民众莫忘日军罪恶,这条街也就改称公园街,至今仍沿用其名。房屋形制仿俄国建筑,是20世纪50年代中苏(联)关系交好的见证,据说设计者为国民党旧人员,当时因历史问题劳动改造,在狱中完成建筑设计,因此立功减刑。。
恩施市民要求保护“老政府”、“老市委”,出于他们对共产党历史的遵重,并认为对其保护并非只是不拆、不改、维修,而是要开发性保护,利用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服务。他们支招说:一可将市人大、市政协这些机构迁回这些空置的房屋办公。原县市政府、党委搬迁后,造成了整个老城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影响了老城区的经济建设与繁荣。一些机关的复迁,可以起到老城区的复兴作用。二可利用烧毁的清江电影院废址和闲弃的老体育场,与烈士塔连成一片,建设抗战公园。将空置的房屋建成抗战博物馆,既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又可宣传恩施的抗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三可将其作为现代文物开放,与文昌祠、城隍庙、武圣宫、南门城楼、西门城楼、洗马池、张王庙、周家石门、成氏祠堂、天后宫、新疆巡抚饶应祺旧居等古建文物,以及叶挺将军纪念馆、烈士塔、天主教堂残存建筑共成为一个游览系列,为恩施的旅游事业增加后劲。
2011年10月21日,我与市文物局刘清华、六角亭街道办文化中心赖菊珍等人,到龙凤镇后山坡访问了张廷钦老人,他已81岁,曾任恩施县副县长、市政协副主席,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恩施县供销合作科工作,亲见了当时在六角亭修党政机关房屋的过程。据他说,恩施刚解放,中共恩施地区委员会与恩施专员公署定址老城六角亭,恩施县委与政府则在舞阳坝。1953年至1954年在民国时期的中山公园、今公园街北侧修办公用房,共两栋,前栋为各部门办公楼,后栋为专员办公楼。1956年地委、专署与恩施县委、政府驻地交换,这两栋楼转给恩施县委、政府办公。同时期地区供销合作社在地委、专署办公楼对面、今公园街南侧修办公用房,也因驻地调至舞阳坝,将修起的办公楼交给恩施县供销合作科。同时期贾长庚任恩施县县长,因县委、政府办公用房不够,要县供销合作科将房子给县委、政府,后来一直作为县委办公大楼。贾给了县供销合作科1万元人民币另建办公用房,由吴云卿、陈胜福负责,在原房左侧拆迁了十多户人家,于1957年建成,即现在修六角亭公安派出所拆掉的那栋屋。修屋实际用了人民币2万元,欠1万元县里不给,群众有意见,后来省供销合作社主任姜正华(女)来恩施检查工作,知道了这个情况,给了1万元钱才将这件事了结。
恩施老城的主要街巷
贺孝贵
东正街
恩施老城东正街,东起东门城楼,西至后街(今和平街)口,中间穿过珠市街与南正街,形成两个十字街口,分别称大十字街与小十字街。民国时期,东正街改名中山路,一直沿用至今。
宋元时期,恩施城在今六角亭一带,因山为之,土筑城墙,东正街一带尚在城外。明朝建立,对重要地区实行军事统治,即卫所制,在恩施设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扩大原城区东面与北面面积,沿清江与回龙山脊修筑砖石城墙,设四门,在距东门的西面修建卫署,这一带逐渐热闹,形成街道。清取代明后,改施州卫为恩施县,县署设原施州卫署。不久,清廷在恩施设施南府,府署设原恩施县署,恩施县署迁移,后施南府署在西门另建,县署复迁至此直至清亡。民国时期,为施巴警备司令部。解放后为恩施军分区。
东城门明代名清江门,清代改为迎恩门,是因为从城门出去渡清江,为施宜官道,从这条道可达省城与京师,皇帝谕旨从此门传达,是迎接圣恩的地方,故名。楼上则为仓廪,为国粮存放之所。
恩施东岳宫原位于东门内,紧邻水府庙,坐北朝南,背依清江,面朝大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邑绅成君贤重修。解放前几近衰败,一部分设志成小学。解放后辟为恩施县医院,在改建中不断毁损,现已不见原有建筑,唯有部分碑刻与石柱础存恩施市文管所与航空路恩施市医院新址。
据老人们回忆,东岳宫由金刚殿、阎罗殿、圣帝殿等组成。金刚殿内塑有霹、雷、闪、电四天将,分两边而立,威猛慑人。阎罗殿内除正中塑阎王判官外,还将殿两侧分隔成若干小间,塑人在世间作恶后入阴间受折磨的各种场面,如下油锅、磨子推、锯子锯等,阴森恐怖,但泥塑艺术精湛,其规模不亚于重庆丰都鬼城雕塑,老百姓称其为四十八殿。圣帝殿供奉“五岳之首”、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的“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岳帝神像头顶天棚,帝王冕服,高大威武,岳帝座前是两排相向而立的“六部尚书”神像,更显得整个圣帝殿庄严肃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东岳大帝庙会,人们抬神出巡,场面十分壮观。遗憾的是,这一承载恩施宗教文化和民间建筑艺术的东岳宫,如今已不存在了。
南正街
恩施老城南正街,起于南门城门洞,经过朱家巷、梓潼巷、鼓楼街、井湾巷、张家巷、沙井巷、林家巷、后街、东正街等街头巷口,止于北门丁字街西头。
清代的南正街,庙宇林立,军营森严。从南至北沿街两边,依次伫立有县文庙、火神庙、马王庙、龙王祠、吕祖庙、药王庙、张王庙、天主堂、文昌祠、魁星楼、府城隍庙、西陵宫、巧圣宫、仁寿宫。都司署位于南城墙边,为清代军营。清廷在施南府设施南协,一协相当后世师与旅,下设左、右营与中军都司,都司署即中军指挥机关,同时,军营火药库也设于此。
中华民国,上述庙宇、军营衰败,或存、或改、或毁。都司署与龙王祠、吕祖庙、药王庙一片,先改为荆南道、荆宜道、荆鹤道、施鹤道、湖北省第十与第七行政区署。由于改拆建,致使梓潼巷消失。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迁恩施后,为干部训练团驻地(临近解放时,湖北省主席朱鼎卿逃到恩施,在此设临时省政府)。文昌祠、魁星楼、城隍庙一片,为恩施县政府、县参议会、县文教馆驻地。陈诚主政恩施,为施行他倡导的“新湖北经济政策”,下令整修街道,南正街扩宽,并打通南城墙,修公路与城外巴石公路(巴东县城至咸丰县与四川黔江交界石门坎,今称209国道)相接。1942年,国民党军队利用原拆毁的清代鼓楼石木材,在南正街与鼓楼街接合部建起中山亭,因有六角,俗称六角亭,因此形成六角亭街区地名。1943年蒋介石到恩施视察后,国民党政府将南正街改名中正街(蒋介石字中正)。由于省城大量人员迁往恩施,小小的恩施城呈现短暂的繁荣,南正街铺面比邻,商贸红火,特别是北段有多家汉阳人经商,而被称为汉阳街、小汉口。
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后,为纪念恩施人民的解放,恩施县人民政府将中正街改名解放路,并成为众多党、政、军机构驻地。国民党改建的清都司署与龙神祠、吕祖庙、药王庙一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恩施支队、恩施县人民武装部驻地。国民党恩施县政府、县参议会、县文教馆占用过的文昌祠、魁星楼、府城隍庙一片,先后为中共恩施地区委员会宣传部、恩施地区文工团、恩施县(市)文化馆与图书馆、恩施县(市)文化局、恩施市文物管理所驻地。另有恩施县皮鞋厂、粮食局、教育局、人民法院、农业局、税务局、燃化局、文工团、联合诊所、副食品公司、工商银行、百纺公司、五金公司等单位沿街而设。
南正街自有其名,无论是改中正街,还是改解放路的各个时期,都曾有过不寻常的风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解放后经济建设的需要,城市范围扩大,一些单位逐步搬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原设老城区的中共恩施县(市)委与县(市)政府迁小渡船后,渐趋冷落,直至变成了一条完全居民化的街道。
西正街
恩施老城西正街,西起西门城门与鼓楼街(今称公园街)口、西后街口,东至西城巷(今称洗马池巷)口,全长不到200米,是老城4条正街最短的一条街,但又是4条正街中唯一没有改变名称的街,比如东正街民国改称中山路,今仍沿用;南正街民国改称中正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解放路;北正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北门外街一并称胜利街。西正街则从明朝修砖石城墙起,一直以西正街名到现在。
西正街虽短,却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西城门是人们从西面出入的必经之门,在老城4座城门中地势最险峻。明代叫西顺门,清代改名金华门,因此,民国将恩施西乡命名金华乡(今白果乡)。城门门槛石下,有一对圆形石坑,人们进出城门常常以一脚踏在上面,故称“一脚踏两井”,其作用至今不得而知,许多人慕名前来观看,使其名声远播而成了施城一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长叶挺于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两次软禁恩施,住西门外朱家河边民房,每次步行进城,都经过西门城门走西正街,西正街是他在恩施两年多时间里,留下足迹最多的一条街道。
西正街街道虽小,过去却耸立着一座气宇轩昂的庙宇——轩辕宫。轩辕宫是祭祀黄帝的庙宇。《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他“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传说他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首领,曾打败炎帝和蚩尤,统一中原。古代文字、历法、养蚕、舟车、音律都始于黄帝时代。因为他与养蚕有关,古人衣服用蚕丝制作,因此缝纫业立他为祖师爷,建庙祭祀。清宣统年间,恩施的缝纫业人士集资修建了这座庙宇。解放后做棕绳社厂房,改建很多,现唯有门墙留有原来的痕迹,但遗址保存完整。
清代,西正街的北头是清军施南协的演武场,属于军事禁区,故西正街不能延伸与后街(今和平街)相接,人们行走,只有通过西城巷到西后街再到后街,经后街至大十字街进入闹市区。清末,恩施的清军裁撤,施南协署荒废,演武场闲置,原演武场箭道两边有人修屋成了一条小街,人们在演武场旁踩出一条便道到箭道坡街,而演武场则成了一片菜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片菜地一部分成了和平街小学的操场,一部分修建了恩施县教育站的房屋。现在,箭道坡街消失了,这条便道还在,但一直没有发展成街道与后街相通,西正街也就成了老城4条正街中唯一的一条不与主子街连接的街道。
鼓楼街
晚清以前,恩施老城六角亭区域,从今解放路横过至西正街的这条街被叫作鼓楼街。
清朝,这条街是施南府衙门所在地,称府前街,因在府署衙门左侧建鼓楼而改称鼓楼街。《恩施县志·城池》载:“鼓楼,在城内府署左。卫志稿(载)旧有谯楼,不知圮于何时。乾隆三十六年,知府张应焘谓其地建楼为宜,仅成石基数尺,即以解任终止,迄百余年无议及者。同治乙丑,知府夏锡麒捐廉,倡率士民,锐意成之,派邑绅董成厥事。是年夏即有尹寿衡南宫之捷,从此人文蔚起,贤良者之贻泽孔长矣。”从这里我们知道,府署衙门旁原有望楼,谯楼即望楼,不知什么时候毁圮了,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施南府知府张应焘在这里重建鼓楼,但只建了石头基础部分,就因他的离任停工了,以后百余年间没有人提议继续修建,直到同治乙丑年(公元1865年),时任施南府知府夏锡麒率邑绅士民建成。当时建鼓楼不仅仅是为了击鼓报时,更重要的原因是振蔚人文,促成贤人志士出现。就在楼成的当年,有了尹寿衡的南宫之捷(尹寿衡,名克墨,恩施杉木坝人,清同治乙丑年考中进士,官至四川眉州、资州、茂州知州,晋升中宪大夫、资政大夫)。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湖北省政府迁恩施,第六战区指挥部长官司令部亦设恩施,府署衙门旧址作为第六战区司令部部分办公驻地。日本飞机对恩施狂轰滥炸,时人因怕鼓楼成为日机轰炸目标,于1942年1月将其拆除,鼓楼不存在了,鼓楼街空有其名。此时日机将府署衙门炸成一片废墟,第六战区办公机构搬走,随即开始在废墟上建公园,实际上是将原建于唐井湾的公园迁建这里。省政府迁恩施后,尽管是在战乱期间,也要解决迁施人士文化休闲生活的需要,省政府在北门外唐井湾辟建公园,因地域窄小,加之公路部门入驻该处,便将公园迁至施南府旧址,命名中山公园。同年6月,在离鼓楼原址不远的中正街(清南正街,国民党时期以蒋介石字改中正街,解放后改解放路)与鼓楼街交接处,用原鼓楼拆下来的材料建亭,命名中山亭,因亭有六角,老百姓称六角亭,这也是六角亭地名的由来。由此,这条街由府前街到鼓楼街,再被称为公园街了。1943年4月,省政府将中山公园交给恩施县政府管理,自此恩施县有了自己管理的第一家公园,解放后恩施县人民政府建在这里,公园被取消,但公园街的名称还是延续下来了。
珠市街
今恩施市老城四维街小十字街头至军分区门口一段,过去叫珠市街,清《恩施县志·坊市》载:“永兴坊,珠市街。”清代城市实行街坊制,恩施城共设10街23坊,珠市街为永兴坊。不过珠市之名的成因并非因此街经营珠宝者多,而是以前设有生猪交易市场,称猪市街,清同治版《恩施县志·县城图》仍标为猪市街。后因城市渐趋繁荣,生猪交易市场迁移,人们觉得猪市之名不雅,改称珠市街。
珠市街虽不是因经营珠宝而名,但因东邻恩施县署,西连施南府考棚,又是人们从北门进城转东向,到县衙或出东门的便捷之道,故商铺比连,十分热闹。1938年至1945年,为抗战临时省会和国民党六战区司令部设恩施时期,珠市街为军事要地,先后设有宪兵营部和施巴警备司令部。中共恩施地下党在这里设有生活书店,楼下为书店,楼上是党的地下联络站。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恩施城,珠市街严重受损,修复后已非明清时期的面貌。
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设在珠市街的军事机构,因此珠市街一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恩施军分区驻地。四维街虽命名多年,老一辈恩施人还是习惯称珠市街。
官坡街
官坡街,恩施市舞阳坝通潮溪与清江交汇处的一条小街。原先,这里没有街,也不叫官坡,因恩施出山的东大路经过这里,隔清江河就是恩施县衙门(今恩施军分区一带),到恩施上任的官员都要在这里受到迎接,逐渐被叫成接官坡,继而省去接字叫成官坡,街肆也慢慢发展起来。
旧时官坡街为石板路面,两边为木结构铺面,铺面二楼有过街栈桥相通,不仅来往方便,更使整条街道浑然一体,古朴壮观,进城客商多在官坡打住,因此官坡街的旅店、饭铺生意十分红火。
官坡现在虽然还是抄近路步行往东乡的必经之道,但其作用和面貌与过去不能比了,唯有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几件事在老官坡人脑海里还有些印象:一是恩施有东乡王之称的新塘团总付卫风猝死官坡一客栈内,一说是病死,一说是被毒死,至今是个疑案;二是中国共产党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在官坡上街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三是有一年春节出龙灯,官坡的龙忘了染胡子,成了白胡子老龙,被其他的龙灯队认为是充老资格,拦着不准进城,打起了“龙仗”,数条龙围着官坡龙舞得天昏地暗,以后每年如此,从而把恩施城的舞龙活动推向了高潮。
北门街
北门街,亦称北门外街,俗呼北门外,是恩施老城北门外的一条街,今称胜利街。南起北门城门,北至半边街(今清江桥西头),清朝时叫武胜坊,民国前期一直称北门街。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投弹炸毁,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才被叫成胜利街(一说因恩施解放而名)。解放后恩施城设7个街道居委会,胜利街排序为二,人们长期称其为二街。
过去,北门街石板路面,东面是数丈高的悬坎,下临清江,坎沿上古木参天,树下为街房,多酒肆茶楼,人们在其中一边饮酒、品茶、听书,一边观赏清江风光,很有一些文化情趣。街的西面多庙宇寺庵,临街有万寿宫、向王庙、帝主宫,街背后有石关庙、白衣庵。从唐井湾、白夜巷两条路可上街后碧波峰,峰上有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问月亭。
时过境迁,北门街已完全失去了过去的面貌。东面的街肆因北门河坝道路的升高,没有了临江的风韵。西面的庙宇寺观除白衣庵还有些原貌,万寿宫改建成恩施州电力公司的宿舍楼,向王庙成了塑料厂的车间,帝主宫先改建为小学,后又改建成小商品市场。
梓潼巷
梓潼巷是恩施老城区的一条小街巷,位于鼓楼街原施南府署(今原恩施市委旧址)与经历署衙门对面,前巷成弧形,东西两巷口与鼓楼街相接,后巷直形,经过龙神祠抵南城墙,再成7字拐顺城墙经过县文庙、县学署抵南城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湖北省省政府迁恩施,其部分党政军机构占据这一带,多有毁建,致其面目改变。解放后又在这一带大兴现代建筑,梓潼巷与与其关连的县文庙、县学署、龙神祠、吕祖祠、药王庙等古建筑群,一并在恩施的地图上消失了。
梓潼巷之名,源于梓潼帝君。梓潼帝君为道教所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原为一凡人,传说姓张名亚子,居今四川梓潼县北七曲山,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纪念。唐宋时被朝廷封为英显王,逐渐以地名梓潼代其姓名。据道教传说,玉皇大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故有文昌帝君、梓潼帝君、梓潼神之称呼。明清时期,各地大修祀奉他的祠庙,恩施城南门外(今市公安局处)在明代即建文昌祠,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恩施知县尹英图将其迁建城内鳌脊山,至今保存完好。
古人科举取士,倡导文风,给这条巷子取名梓潼,表达了期盼出现功成名就之人的愿望。巧合的是,清末这里真出了一个大官吏、大文人樊增祥。樊增祥字嘉义,号云门,一号樊山,晚号天琴老人。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生于这里。16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31岁中进士。曾任宜川、咸宁、富平、渭南等县知县和渭南知府、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曾受慈禧太后赏识,调朝廷军机处任职。樊增祥勤奋好学,博学多才,著作丰厚,从11岁开始写诗,75年笔耕不辍,一生共写诗词三万余首,骈文百万言,代表作有《樊山文集》15册60余卷、《樊山诗集》等。晚年寄居北京,为梅兰芳修改剧本道白与唱腔,对梅派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1931年,这位恩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文星,以85岁高龄病逝于北京。樊增祥苦学成才,并非真是因为梓潼神的庇护,但却为梓潼巷浸润了难以磨灭的历史与文化内容,恩施人提起梓潼巷必说樊增祥。
薛家巷
薛家巷,位于恩施老城原东正街、今中山路东头南面,与柿子坝相通,是否因有薛姓人家而名,今已不可考。
薛家巷给人们印象较深的是有天后宫、竹王祠(又称吉王祠)。天后宫位于巷子中段,清同治版《恩施县志》载:“天后宫,在城东门内薛家巷,一在南峡口。”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为福建等沿海地区来施商人与移民建,先建于薛家巷内,后因嫌狭小,在南门外峡口另建,规模较大,内设广福会馆。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迁恩施,在薛家巷天后宫设省警察局。竹王祠位于薛家巷南段,原本在城外,后因城墙改造,纳入城内并入薛家巷。《恩施县志》据《明一统志》载:“竹王祠,在城东北郭外,即夜郎侯祠也。按《华阳国志》云: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竹流入足间,中有婴儿声,剖竹得男,收养之,及长,材武,自立为夜郎王,以竹为姓。汉武平西南夷,被杀。夷人求立后,乃封其二子为侯,死后配食其父。宋崇宁中,赐庙额曰‘灵惠’。”竹王为古代贵州以竹为图腾的少数民族,曾建夜郎国。民间相传恩施古为夜郎国地,现无以考证。清代初期,大量贵州人民迁移恩施,竹王祠为贵州移民所建并在其内设贵州会馆。
天后宫解放后为恩施报社社址,前几年包括门墙在内的部分建筑保存尚好,今已改建为钢筋水泥屋。竹王祠现为民居,保存少量原来建筑
三义宫巷
恩施老城东正街(今中山路)有三条巷子,三义宫巷在中间,由北向南至三义宫,再折而向西至柿子坝。
三义宫巷得名于三义宫。清同治版《恩施县志》载:“三义宫在城东门内柿子坝嘉莲池右。”三义宫是祭祀刘备、关羽、张飞的庙宇,因三人桃园结义,故名。今嘉莲池早毁,原址成为一片街区,与周家石门等屋相对成巷,三义宫位于巷中段转角处,其庙因是荆州商人与移民集资修建,亦为荆州会馆,名气较大,故以庙名称巷名。
三义宫巷北头与东正街交汇处有饶家大屋,为官至新疆巡抚的恩施人饶应祺的老宅,原是封火墙式砖木结构中式建筑,其后人留学日本归国后,将部分改建为石墙瓦顶、拱门拱窗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共两层。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迁恩施,由省银行在这里设民享社招待所。1941年底,蒋介石为使“皖南事变”中被扣押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归附”,指使第六战区长官司令兼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将叶挺从重庆红炉厂监狱转押陈诚驻守的湖北省战时省会恩施“休养”。叶挺到恩施后,被安排住在这幢屋的二楼,第二年初,叶挺妻子李秀文与女儿叶扬眉来到恩施,也住在这里,后在叶挺坚决要求下,才迁到后山湾农舍居住。
今三义宫早毁,原址建恩施市建设银行宿舍楼,三义宫唯一幸存的一只石狮,蹲伏宿舍楼前,让人还能想见到三义宫过去的辉煌。叶挺住过的饶家大屋还在,产权为恩施州公路管理局所有,原准备拆除改建,在州、市政协委员与文史专家的干预下得以保存。
金家巷
金家巷,今恩施市城区地图已不标注。位于老城中山路与四维街交汇处。清代,这条巷子还算宽阔,北接东正街,南通三义宫巷,串连嘉莲池、县丞署、周家石门大屋、县城隍庙等处,是一处重要的街巷通道。后因南面通道建屋堵塞,北面巷道亦因建房挤占,成了不足1米宽的过道,而不再为人重视,知之者甚少,终究在地图上无名。
金家巷的得名,是否因有姓金的人家,已不可考,但引人注意的地方,是有成氏祠堂,现虽有毁损,仍存厅屋3间,砖木穿斗结构,单檐硬山灰陶瓦顶,面阔14.5米,单间进深5.5米。除原北、东、南面围墙废弃不存,其余保存基本完整。前墙左边嵌有石碑3通,分别立于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碑文楷书阴刻,记载了成氏家族建祠经过及购置祠业田产诸事,是研究清代宗祠历史的珍贵资料。
张家巷
张家巷,原是楼街府署通往署后学宫的一条巷子,因这条巷子早废,现在称南正街(今解放路)通往原县体育场的一条巷子为张家巷。何以张家为名,今不可考,但巷内李姓则是清末民初显赫人家。
李家大屋位于巷西头往象牙山去的转角处,由朝门、院坝、天井、门厅屋、正厅屋、后屋组成,与原施南府衙后院隔巷相邻。房主人李歧山,曾任清军绿营施防营外委把总、来凤百户司把总,其子则是辛亥首义烈士李济臣。
李济臣十五岁时,暴打仗势欺人的知府儿子后,避逃武汉读书、当兵,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走上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道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李济臣率革命同志接连攻占总督府与藩司衙门,迫使总督瑞澂、新军统领张彪、藩司连甲遁逃。次日,起义军政府成立,李济臣任督察处督查、军政府参谋。后受军政府委派,到京山一带起义军中协助整编军队,任参谋长,为拱卫武汉作军事准备。同年,在处理地方政务中处决扰害人民的土匪头子,被混入起义军中的土匪势力设计杀害,时年22岁。军政府以其为国牺牲,追赠他为中校,并将他的灵柩远送回家乡,葬城北金子坝。
抗日战争时期,李家大屋为李氏后人李仲常所有,湖北省政府迁恩施,省通志馆设这里。民主革命家,早年协助孙中山发起组织同盟会的国民党元老李书城任馆长,在这里居住与办公。李书城解放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解放后,李家大屋为恩施军分区京剧队驻地,京剧队交给地方成立恩施地区京剧团后,为演员宿舍。至20世纪80年代保存尚好,现已面目全非。
西城巷
西城巷,是恩施老城连接西正街与西后街的一条巷子,现称洗马池巷。明代,这里还是一片菜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施南府,按清代军制,一府驻军一协(相当后世的师、旅),在此建协署,规模较大,西近城墙,东近施南府经历署衙门。
协署对面是圈养军马的地方,并建有洗涤军马的池子,后废,光绪辛卯年(公元1891年),施南协副将(协最高指挥官)熊朝鉴主持复修洗马池,并建有池门,于次年春题刻“洗马池”门额并附言为:“古人云,晚凉看洗马,亦军中要务也。署前旧有池,淤废日久,今特浚而新之。庶马政复修蕃,鹿因之而兆兹,当春日融和,桃柳掩映,见二、三良马腾骧其中,洵有一洗空凡之象而乐。国家之升平焉,故识之。光绪壬辰年春日,楚南熊朝鉴题。”
以后洗马池两旁增设建筑,与协署相向成巷,被称为西城巷。清末,因清政府财政困难,军费拮据,协署失修,至民国初年毁于南军北军争城夺地的战火,成了一片废墟。后有人购得协署基址建成民居,因只剩下洗马池为协署最后的标志,人们出于对协署的怀念,称这一带为洗马池,西城巷名渐渐被人们淡忘。1946年春,恩施县简易师范学校在洗马池民居内兴办,有4个班共100多名学生,一年后迁走,算是西城巷自协署废弃后一个值得记忆的时期。
白夜巷
白夜巷,是今恩施市地图不载,绝大多数恩施人不知道的一处巷名。其实清同治版《恩施县志·县城图》有载,它是北门外沿城墙的一条巷道,西至碧波峰摩天岭,东至清江边二郎庙,中间经过万寿宫侧墙与北门城门口。从二郎庙走麻柳湾小道,又可通水府庙至东城门,下清江河过渡至官坡街。白夜巷实际是条半边巷子,南面是城墙,北面是民居,因是城内居民出城到碧波峰与峰上所建问月亭游览的必经之路,人来人往比较热闹。
“白夜”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指高纬度地区的“明亮的夜晚”,太阳处于地平线之下而“夜晚仍然明亮”,是由于大气对阳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的结果。恩施老城白夜巷的冠名,则是与月亮有关,意即月光照射下夜晚如白天的巷道。说到这里,又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相传李白因永王李璘谋逆案牵连系狱而谪夜郎,途经恩施,在城北碧波峰上把酒问月,写下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著名诗句,人们为纪念他,在峰顶建问月亭,《恩施县志》引《明一统志》载:“问月亭在城北碧波峰上,相传李白谪夜郎,尝于此问月。”又在北城上建太白楼,清同治版《恩施县志》载:“太白楼在北城上,明抚夷同知宋洪泰建。今毁,址尚存,按今俗呼擂鼓台。”很显然,与这两处景点相邻的这道巷子,命名白夜巷,也是为了纪念诗仙李白。
过去白夜巷较宽敞,今因修建房屋挤占,上段已难通碧波峰摩天岭,下段虽仍可达清江西路至清江边,但已相当狭窄,基本是从屋缝中穿过,往日的那种人文意趣已经不存在了。
沙井巷
沙井巷,是恩施老城南正街(今解放路)至柿子坝(今四维街)的一条巷子,因巷子南边一红沙石山边有一水井而名。这口水井是城中较著名的水井之一,水由沙石中渗出,清澈甘洌,供应周边街区,被人们视为神水,20世纪80年代,因井上归姓人家修造房屋,掘出一块石碑,上刻“泉神之位”四字,现存恩施市博物馆。
旧时,沙井巷的西头南边是祭祀嫘祖的庙宇西陵宫,与府城隍庙连成一片,北边是祭祀鲁班的庙宇巧圣宫,曾经还有祭祀孝子陈鑛的陈孝子祠。嫘祖是轩辕黄帝之妻,传其发明桑蚕,被缫丝业奉为祖师,修了这座庙宇,解放前废圮,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迁恩施,这一带被改作青年剧场,演出了大量宣传抗日的戏剧,解放后为红星针织社厂房,后为市燃化局所属。鲁班是我国著名的能工巧匠,被泥木石业奉为祖师,建巧圣宫奉祭。巧圣宫在抗日战争时期因街道扩建拆除了宫门,大殿保存较好,解放后为汉剧团剧场,汉剧团改文工团后,为文工团剧场,经改造后,除了作剧场,同时是原恩施县与后来的恩施市党委、政府召开大会的会场,可惜后来被作为危房拆除,今已成为一片废墟。陈孝子祠废圮时间较早,传明代在此居住的陈鑛,因母病久治不好,有医生用药需人肝为引,陈则自剖腹部,割肝寸许入药,母病好,陈被人们尊为施城第一孝子,死后为其建祠祭祀,并将沙井巷一带地方称为割肝坡。
沙井巷南侧鳌脊山上有文昌祠,今人上祠是走祠后道路,原来进祠的正道许多人不知,其实是从沙井巷走,在巷中段南侧有石梯步蜿蜒上山,抵达祠门。后来人们为走捷径,从南正街城隍庙后上文昌祠,弃用了上祠正道,又因沙井巷修建房屋越来越多,侵掩了上祠道路,人们反而不知到文昌祠是从沙井巷走了。
乌羊坝
舞阳坝既是恩施市城区办事处一级行政区划,又是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政府所在地,市井繁华,人口密集,名声响亮,但她的原称乌羊坝就鲜为人知了。
清同治版《恩施县志·古迹》载:“东关外乌羊坝中岭义冢一处,系邑绅某捐施有案。”这是志书对乌羊坝的最早记载。到了民国时期,仍称乌羊坝。民国36年即1947年恩施县政府编篡《恩施县抗战史稿·战时动员·交通》载:“(30年)10月兴工修筑小乌公路,由小渡船经朱家坳、三孔桥、土桥坝至舞阳坝,长5公里,征调26乡民夫3千名,年底完成土方。”小乌公路指小渡般至乌羊坝公路,可见民国30年即1941年乌羊坝仍是旧称(文中舞阳坝为1947年语)。该书在以后行文中有“湖北省立农业改进所驻舞阳坝自建”、“湖北省立实验中学驻舞阳坝新建校址”、“新湖北日报驻舞阳坝自建”、“辞修会堂在城东2里舞阳坝,民国34年9月建”等语,说明乌羊坝在民国34年即1945年以前已易名舞阳坝。
舞阳坝的得名,没有任何记载,推测与乌羊坝相邻有凤凰山、五峰山、官坡街有关。凤凰山因形如展翅飞舞凤凰而名;五峰山位于乌羊坝东面,是日出之山;官坡街,清《恩施县志》载:“官坡在城东里许,市肆鳞次,为迎侯之所。”《施南府志》记恩施八景,其第六景“官坡朝旭”,其意境为:官坡在郡东门外,下当清江渡口,朝阳初上,水光、日影交相映射,极为可观。这一切成就了“凤舞朝阳”的地形态势,以“乌羊”谐音改为“舞阳”,不仅贴切,既深化了她的文化内涵,又表达了人们希望她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也许一个地方取了个好名字,真能带来好运气,乌羊坝在民国前是一片坟区,只在栖凤桥、邓家湾等处有少量房屋,荒凉得少有人行。抗日战争时期,武汉被日军攻占,湖北省政府迁移恩施,恩施成了战时省会,大量机关、学校、军队驻集恩施,修建了乌羊坝至老城区的清江大桥,东西变通途;修通了小渡船至乌羊坝的公路;修建了部分机关、学校,改变了荒凉的旧貌,有了“舞阳”的美好名称。解放后,中共恩施地委、恩施专员公署设在这里,成了恩施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舞阳、东风两条大道的建成,房屋接踵而起,日渐繁华。1976以后,紧靠清江边的桔园改造成街区。改革开放以后,恩施自治州成立,旧房大部分改造,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家麇集,人口稠密,这里才真正成了凤舞朝阳的地方。
麻柳湾
麻柳湾,因麻柳树多而得名,位于恩施老城东北方向的清江边(今恩施军分区驻地)。老一辈恩施人都知道,这里是明清两朝卫、府、县治衙门。
朱元璋灭元后,建立大明王朝,对京师及少数民族等重要地区实行军事统治,即卫所制。在恩施设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卫署即建在麻柳湾。明朝中期,在施州设兵备道,道署设卫署,卫署迁建西门(原恩施县政府、恩施市委旧址)。清灭明后,改施州卫为恩施县,县署设原施州卫署。不久,清廷为加强对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在恩施设施南府,府署设原恩施县署,恩施县署迁猪市街至北正街中间(原解放后所置菜市场一带),后因在此地建考棚,施南府署迁西门(今公园街),县署复迁至麻柳湾。民国时期,麻柳湾一直是军事禁区,长期为施巴警备司令部驻地。正因为此,恩施解放后,为军队接管,成为恩施军分区驻地至今。
麻柳湾因上述原因,数百年来一直是老百姓难以涉足的禁地。2003年,恩施市人民政府建设亲水走廊,必须从恩施军分区侧后部位通过,经过协商,军分区同意让出部分土地,亲水走廊得以沿清江贯通修建。这一地段遗留原水府庙残存院墙,施工单位打算拆除,受到关心恩施历史的市民的反对,这一情况引起恩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领导邀请州市有关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作出了不拆除水府庙残存院墙的决定。今后,市民漫步这段亲水走廊时,抚今追昔,怀古感旧,会为自己的体闲生活增添许多情趣。
六角亭
提起恩施老城内的六角亭,无人不知晓。20世纪60年代,人们尚能看到它的英姿,随着街道改建对它的拆除,现在叫亭不见亭,只剩下一个历史遗留的地名。
六角亭建成的时间并不长。它的前身是清代施南府衙门边的鼓楼。原施南府署设在张王庙到西门城楼这段道路的中间(即今原恩施市委所在地),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知府张应焘在府署左侧动工修建鼓楼,但仅建起数尺高的青石基础,即因其离任而终止。直到94年后的同治乙丑年(公元1865年),知府夏锡麒又才倡率士民建成其楼。每日击鼓报时,楼下这条街也便叫成了鼓楼街。
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北省政府迁驻恩施,日寇飞机随即对恩施城投弹轰炸,地方官员认为五峰山连珠塔、碧波峰问月亭、鼓楼街鼓楼皆为高耸的建筑,容易作为目标引起日机的轰炸,决定全部拆除,遭到民众的反对,后保住了连珠塔,但还是拆除了问月亭残存建筑和鼓楼。鼓楼被拆除后的基石木料堆放保存,待战后重建。
1942年6月,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开始重建鼓楼。因鼓楼街的中段已属偏僻,即迁建到鼓楼街东头与南正街交会的街口。建成后的亭子下段为高五尺、石灰岩条石镶砌的基础,中部为六面形木质阁楼,上部为六脊翘角尖顶。命名中山亭,老百姓称其为六角亭,叫习惯了,反而不知原名,并以此成为那一带的地名。
解放后,六角亭被列入历史文物,由兼管文物工作的恩施县图书馆管理,该馆在亭中设儿童阅览室,成为儿童学习知识的场所。
洗马池
洗马池,位于恩施市老城西后街与西正街之间的一条巷子中段,离西城门不远。原池大42平方米,深1.5米,今已废,但池门保存尚好。这条原称西城巷的巷子,也因此叫成洗马池巷。
池门为两层牌楼式建筑,高3.5米,宽3米,嵌长1.5米、宽0.6米青石碑额,额面从左至右横刻0.15米见方“洗马池”三个宋体大字,后有小字题款数列,全文为:
“古人云,晚凉看洗马,亦军中要务也。署前旧有池,淤废日久,今特浚而新之。庶马政复修蕃,鹿因之而兆兹,当春日融和,桃柳掩映,见二、三良马腾骧其中,洵有一洗空凡之象,而乐国家之升平焉,故识之。光绪壬辰年春日,楚南熊朝鉴题(下为篆刻方印)。”
恩施古城西门一带为清军施南协署故地,原有洗涤军马之池,后废,清光绪辛卯年(公元1891年)施南协副将(协相当后世师、旅,副将为协最高指挥官,俗称协台)熊朝鉴主持复修,于次年春(公元1892年)题写门额。清亡,协署与洗马池荒废,大部分建筑拆毁,唯剩洗马池门墙及门额题文见证过去的历史。
今洗马池作为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得以妥善保护,游览西城门城墙者,多到洗马池鉴赏门额碑文。
割肝坡
今恩施老城解放路古称南正街,其中段称葛家坡或讹称郭家坡,还有一个称呼叫割肝坡,源于孝子陈鑛割肝疗亲的故事。
清《恩施县志·孝友》载:“陈鑛,施州卫人。……鑛性至孝,母遘疾,虑不起,乃旦夕拜礼,割左胁取肝方寸,和粥进母,母疾遂愈。以桑皮线纫其创,亦无恙,后母殁,哀毁骨立,寻亦卒。”这一记载告诉我们,明代施州卫(今恩施市)有陈鑛,极讲孝道,母亲患病,早晚礼拜上苍神灵保佑母病好不说,还割开腹部取自己肝脏一寸大小的一块,和米煮粥给母亲吃,母亲的病很快就好了。后来母亲死了,他十分哀伤,不久也死了。
割身上的肉治亲人的病,毫无科学依据,但却是古人尽孝道的一种方式,但一般是割腿上的肉,称“割股疗亲”,象陈鑛这样“割肝疗亲”少见。这种尽孝道的方式尽管残酷,却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称道,《恩施县志·孝友》除记载陈鑛割肝救母外,还记载了明至清代周诰等十多人“割股疗亲”的事迹。中国几乎所有的地方志书都会将“割股疗亲”的人与事列入,极力标榜,助使这一行为的倡行,到民国初年还存在,袁世凯称帝失败,忧伤致疾,久治不愈,其儿媳提出割自己股上的肉为公公治病,只是袁世凯自感病入膏肓,回生无望,没有同意才作罢。
陈鑛割肝救母的事迹感动了世人,在其居住地葛家坡建陈孝子祠祀拜他,《恩施县志·祠庙》载:“陈孝子祠,在城内葛家坡。”今陈孝子祠不在了,葛家坡喊的人少了,割肝坡则成了上了年纪的人留于心间的故事。我想这个故事还是应该传承下去,就跟我们还要宣传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一样,现代的人们绝不会做出“王祥卧冰求鲤治疗继母之病”和“陈鑛割肝治疗母亲之病”的事来,但古人对父母尽孝心的精神值得学习并传承。
登龙桥
恩施市老城区四维街小十街至林家巷东出口一带,人们称其为灯笼桥,亦有人称其为登龙桥,多年争论不休,其实这一地名的两种叫法都有依据。
古时,恩施老城区内大十街至小十街,再南拐至柿子坝经城墙接清江有一条大排水沟,因是明沟,明为阳,称大阳沟。大阳沟在原县城隍庙上段有一石桥,桥窄小且无栏杆,晚上因无照明常有人跌入桥下。恩施城内梓潼巷人、曾任宜昌中营游击,后革职回家的樊燮见人们晚上过桥不便,出钱在桥上装一灯杆,挂上灯笼,又出钱托更夫每晚换油燃灯,人们从此称此桥为灯笼桥。据说他做了这一善事,终得好报,其子樊增祥中进士,官至江苏布政使、代理两江总督,且擅长诗词歌赋,一生创作诗词3万多首,成为我国著名文学家。
以上有关灯笼桥的典故出于清朝晚期,而有关登龙桥的典故则出于宋代。《恩施县志·梁津》载:“登龙桥,在城内典史署西,旧传城中有詹词科故宅,桥当其前,里人重之,因名。桥跨小溪,自后城东流折而南,傍嘉莲池,出闸口,入清江。今大、小十街尽为民居,溪形半隐半现,桥于现处,甃石以成。”文中“詹词科”即詹邈,宋代施州道政乡龙里桥人,他于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中博学宏词科状元。博学宏词科是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的一种。先由内外大臣荐举,不分已仕未仕,定期在殿廷考试,录取者授予官职。詹邈高中该科状元,家乡士庶引以自豪,祀其为乡贤,恩施县乡贤祠供有他的牌位。詹邈住宅门前的石桥,即前面所说大阳沟上那座石桥,因詹邈高登龙榜而被叫做登龙桥。
无论是灯笼桥还是登龙桥,都与恩施本土名人樊增祥与詹邈有关,一个是清末政要、文坛名流,一个是恩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状元。我们在称呼这一地名时,更应该了解它的历史成因。
小东门
恩施老城东门一带称大东门,清江绕大东门转而南流,小东门是大东门河滩下的一段,其得名是因为东城墙上的一个闸洞,它是城内排水系统大阳沟的终端,雨水污水从这里排出入清江。因如门洞,设有栅栏与闸门,遇洪水关闸门,阻止大水漫入城中,平时开闸门让城内之水经栅栏流入清江,同时也防止人从闸洞进出。老百姓称其为恩施城的第五道城门,因比东城门小,喊成小东门,其外面河段也随其称为小东门了。
小东门河段是恩施城区清江段4处泳场之一,另3处为外河沿、北门河、捡儿湾。小东门河段上为大东门急滩,下为大石板险滩,唯有这一段长150余米的河段水深而缓,适宜游泳,中流有称为长岩、圆岩的两道石梁,可供泳者中途休息。游泳者从大东门滩上冲下,谓之冲滩,直下小东门河段,十分惬意,故每到夏天,泳者云集。河段西岸是斜坡沙滩,可供泳者日光浴,东岸是五峰山脚石崖,有清泉涌出,夏凉如冰,泳者经常背着水壶去汲取。
现在,因小东门河段上方修橡胶坝,原来的河状已改变,橡胶坝一蓄水,河段就变成乱石滩,不能游泳了,往日美丽舒适的天然泳场不复存在,老一辈恩施人虽还称那里为小东门,但已人是物非。
问月亭
恩施市有问月亭。据《明一统志》载:“问月亭在城北碧波峰(今胜利街背后)上,相传李白谪夜郎,尝于此问月。”
问月亭建于何时?不可考。明朝天启年间谪戍施州的吏部郎邹维连,撰《重建问月亭记》载,问月亭早毁,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恩施乡宦张熙寰、李一凤捐资重修问月亭,其建筑格局除亭外,还有轩堂、后室,环以墙垣,其中祀李太白像。另置田地若干亩,养一僧人专司烟火。
岁月流逝,问月亭渐被荒弃。清朝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施南协副将保泰、施南府知府刘渭川等文武官员捐资重建。到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施南府知府朱启仁到任寻访古迹时,见到的问月亭已是断碣残碑,荒烟萋萋,遂邀约阖府官员和当地富族积资重建,于次年竣工。这次重建的问月亭,据朱启仁《重修问月亭记》载:“创楼三层,仿‘黄鹤’之制”。显然是按武昌黄鹤楼的形式修建的,其貌一定巍峨壮观。后亦有废建,规模已大不如前。至民国,川匪袭击恩施城,驻碧波峰,对问月亭进行破坏。抗日战争中湖北省政府迁恩施,日军飞机疯狂轰炸恩施城,问月亭被作为高射机枪阵地,残存建筑被拆,再次遭到破坏,直至只剩房屋残基。20世纪70年代,基石被周边建房的居民搬走,只剩下一片空地。
关于李白到没到过恩施,可否上碧波峰玩月问月,向有争议。无论是否因李白到此而建问月亭,就凭问月亭修建时间之长,屡毁屡建产生的大量诗文碑碣,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亦不失为一处珍贵的古建文物。
挂榜岩
“东有五峰朝阳,南有活龙奔江,西有青狮白象,北有悬岩挂榜”——是古人对恩施城周四处景观的咏唱,其中“悬岩挂榜”最富传奇色彩,说过去若有人可能考中举人或进士,岩上能预先显现出皇榜来。其实清《恩施县志》上说得明白:“挂榜岩在城北里许,红岩壁立,宛如张榜。”挂榜岩只不过是一处像榜的红沙岩石而已。为什么会有显榜的传说呢?追其原因,是这里真正挂过榜。
挂榜岩是恩施老城北门外碧波峰山峦向北延伸到尽头的一壁山崖(今硒都广场靠航空路一边的西侧),由于丹霞地貌的作用,东南两面如刀削斧劈一般,形成巨大的平面。清代,挂榜岩旁是清军施南协(清代军制,协相当现代的师、旅)的演武场(校场)。这里不仅建有演武厅、校场、马道、箭道等军事设施,还有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连离挂榜岩不远的一座小石桥也取了个与军事有关的名字——振武桥。施南协的军人经常在这里演练武艺,成绩写在榜上,榜就挂在演武场旁的这尊红沙岩壁上。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施南府开始就地考秀才(原要到宜昌府考),武秀才的考试在这里举行,逐次遴选后的名次也是在这尊红沙岩上挂榜公布。人们即称这里为挂榜岩。
清代后期,施南协的演武场改在西门内协署后侧(今逸夫小学),北门外演武场荒废,挂榜岩上再也不挂榜了,久而久之,只留下挂榜岩这个地名,后人不知前因后果,附会出岩上显榜的传说故事。挂榜岩虽有毁损,基本形状仍在,开发利用,是一处不错的旅游景点。
瑞狮岩
瑞狮岩,也称瑞狮崖,是恩施城区一坐西朝东、濒临清江的红沙石山崖。因状如蹲狮,故名。
清同治版《恩施县志·城池》载:“宋旧城,即今象牙山及瑞狮岩因山为之,元仍其旧。”告诉我们,宋、元时期的恩施城即建在瑞狮岩与象牙山一带,即今六角亭街道办事处东、南、西三面,瑞狮岩上是主要城区。
同书《古迹》载:“钓台在瑞狮崖,石壁镌‘钓台’二字。”明代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由四川按察使谪施州卫经历(官名)的黄溥,曾在瑞狮岩垂钓,写下《钓台》诗:“百尺台高次水滨,几回来此独垂纶。不知应兆飞熊后,更有何人踵后尘。”今“钓台”2字已不可见。
同书《祠庙》载:“火神庙在城南门内瑞狮岩上。”又载:“马王庙,在火神庙右。”两庙相依,共用一个戏台,解放后为制革厂与皮鞋厂,庙貌无存。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为发展鄂西特产,于1941年下年在恩施组建鄂西茶叶运销辅导处,1942年春改组为茶叶部,隶属于省物资供应处。在恩施县城狮子岩设恩施茶厂,以此为基地,先后在恩施芭蕉、黄连溪、朱砂溪,建始长梁子,五峰水尽司,鹤峰留驾司等地设立制茶所,每年产红、绿茶1000担左右,大部分运销国民党陪都重庆,一时重庆茶市为恩施茶叶占领,原销沱茶退居不重要地位。
同时,私人在恩施的茶叶制销机构相继崛起,如大西公司、华中公司、江南茶庄、建华茶庄、北平茶庄,他们都乐意经营恩施茶,经他们的运作,恩施茶于1945年开始销往日本,打通了国际贸易渠道,恩施茶自此进入国际贸易市场。
今天恩施城区的年轻人,已不知瑞狮岩之名,但瑞狮岩不平凡的经历,不会为历史所忘记。
捡儿湾
凡是在恩施老城长大的人,都不会忘记儿时大人在夏天的叮嘱:莫到北门河去玩水,小心捡儿湾的鬼找替身。北门河指清江桥下的一段河滩,枯水期可以踩水过河,河床上的大卵石下生长着岩巴鱼,吸引小孩去戏水摸鱼,一不小心会被急流冲下滩口下的洄水潭。这个洄水潭因东门渡口伸向河中的红砂石山嘴而形成,逼清江在这里转了个弯,底部凹洼,深不见底,冲入这个潭中的小孩十有八九会淹死。因是洄水潭,尸体往往在这里打捞起来,因此被叫做捡儿湾。
捡儿湾虽然说起来可怕,但它却是成人的天然浴场,而且有着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一则民间故事说,捡儿湾上原是县衙门(今恩施军分区),有一任县官贪得无厌,动了天怒,发大水要淹掉县衙。县官为保性命,先抛官袍乞求洪水退去,水还是涨,只好又抛下官帽,水还涨,眼看水淹到了衙门墙脚,不得已将官印抛入水中,大水才退去。正因为捡儿湾里有了官印,再涨洪水,哪怕四周成了水乡泽国,县衙也安然无恙。另一则故事说,捡儿湾上的县衙淹不到,引起了洋人的注意,通过观察,发现捡儿湾里有一只金鸭子,是它在涨水时托起了山岩,所以县衙淹不了。洋人千方百计要盗走这一罕世奇宝,但经过恩施人民和金鸭子共同与洋人斗智斗勇,洋人以失败告终。
上述两则民间故事的背景都是捡儿湾上的县衙水淹不到,其实这一自然景观的形成并非如故事所说,而是因为捡儿湾旁的珠市街呈南北走向,南边低,又有古人修建的大阳沟排水系统,洪水一上来即通过大阳沟流入环城而绕的清江;另因捡儿湾的东岸地势开阔,且有通潮溪(今名龙洞河)退让洪水,故洪水再大,县衙地段的确淹不到,这成为古人难以理解的一个谜,只好用民间故事加以解释。
随着捡儿湾两岸的亲水走廊建成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捡儿湾将摒弃过去不好的名声,成为州城一道靓丽的风景,服务于人们的休闲生活。
螃蟹沟
螃蟹沟,起于恩施老城鼓楼街(今公园街)东头,从张王庙左侧下而北延,再转而向东经过柿子坝。沟体两侧红沙山体有清水渗出,聚集成流,与清江相通。沟中生长螃蟹,故名。
旧时的螃蟹沟,虽在城区内,却有着半城半乡的风景,沟沿上慈竹茂密,竹林边是一片片农田。沟边房屋不多,最大的民居是一栋四合天井屋,屋后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水草丛生,鱼游虾戏。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居住在六角亭与柿子坝的人,多在这口井里挑水吃。因此南正街(今解放路)府城隍庙右侧至螃蟹沟的巷道,被叫成井湾巷。螃蟹沟一度也称井湾巷,后归属于柿子坝街(今四维街)。
节孝祠位于螃蟹沟东头北边,供奉尊崇封建伦理纲常的孝妇节女牌位,建于清末。解放后祠貌仍存,不大,前厅后殿,中有庭院,两侧马头墙高耸,与祠左侧鳌脊山上的文昌祠上下呼应,古风卓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武汉失守,1938年10月,湖北省政府迁驻鄂西恩施,日军地面部队进军鄂西受阻,动用飞机对恩施城多次投弹轰炸。1941年4月29日,日军飞机两颗炸弹丢在螃蟹沟南头,将杨清云家屋后两个防空洞洞口炸塌,死伤20多人。
如今,螃蟹沟两边全部建成房屋,更有甚者,沟南头一座房屋跨沟而建,行走的人要从屋下孔道通过。节孝祠后来做了市二中的印刷厂,再后来改建成现代楼房,没有了过去的痕迹。原来的自然水沟成了不足一米宽的污水沟,再也见不到螃蟹的踪影。不过,那栋古老的四合天井屋,屋后的水井,日本鬼子留下罪恶的防空洞尚在,还能勾起上了年纪的人对螃蟹沟旧貌旧事的回忆。2012年,那栋四合天井屋已拆改不见原形。
柿子坝
柿子坝,位于恩施老城东南隅,东临清江,南抵瑞狮岩,西近鳌脊山,北与大阳沟相接。大阳沟是古城最大的排水沟,沟水穿过柿子坝东北角流入清江。柿子坝是否因柿树多而名不得而知,老一辈恩施人只记得这里有几棵大橡树,结的子实有指头大,全城的小孩都喜欢到树下拾橡子玩。
古时,恩施植被茂密,清江水流量比现在大,常涨洪水,柿子坝常遭水淹,因此很长时间是一荒坝,间或有些菜田。明清时期辟为军队练兵的校场,因另有大校场在城北马鹿口,称这里为小校场。
清末,在鳌脊山下螃蟹沟旁修了节孝祠,送香火的人多了,一些富户开始在祠前沿鳌脊山麓修房造屋,这些房屋前有院墙院门,中为场坝,后为前厅后堂中间天井的木结构房屋,黛瓦白墙,脊角高耸,与节孝祠和鳌脊山上的魁星楼、文昌宫相映成景。
民国,在邮电局工作的龚四海,在柿子坝有一栋老屋,他在老屋左侧由南向北建起一排木质楼房,这排房屋与原来的那些庭院相对而立,形成街道。抗战时期,湖北省政府迁恩施,在街南头建医院,解放初期仍为医院,后为城关第二小学,20世纪60年代初改为恩施县第九中学,现为恩施市第二中学。1955年,为解决城区公立学校不足,在鳌脊山下建民办小学,因柿子坝隶属城关三街,称三街民小,现为四维街小学。1958年至1960年,在龚四海老屋办集体大食堂。
如今,柿子坝街道仍在,与相接的珠市街统称四维街。大阳沟已由阳沟改成阴沟,不见其踪。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已改建成水泥房,唯有龚四海那栋老屋还在,见证柿子坝历史的沧桑。
象牙山
位于恩施老城中心的象牙山,原名象耳山、舵楼山。清同治版《恩施县志·山川》载:“象耳山在城内,一名舵楼山。明天顺(公元1475—1464年)间,建元妙观于上。学使吴白华改为象牙山。”后元妙观改名玄妙观,老百姓一直以观名称其地。
1943年,在象牙山建忠烈祠,纪念抗日战死官兵,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陆续将205名官兵牌位供奉到位,以示不忘国难、国耻,彰崇殉难者功德。老百姓以祠名称其地名。
解放后,在象牙山顶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1951年8月1日落成。纪念碑坐北朝南,碑身为圆柱形,从碑基至碑身三分之二处有4根小圆柱拱卫,碑顶设梅花形灯饰,显得高大挺拔卓尔不群。从碑顶至碑身三分之二处,从上至下镌刻“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13个隶体大字,其下镶嵌黑色大理石碑面,上刻碑文。碑周围设栏柱,上饰巨形花钵,栏柱间用铁链相连,形成围栏。围栏四周种植各种花草。围栏朝南的一面,有100多道石梯与山下人民体育场相连。从此,这里成了革命教育基地,学生、干部、工人、市民经常到这里观瞻,细读碑文,缅怀先烈,回顾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艰苦历程,人们便称这里为烈士塔。
现在,象牙山、玄妙观、忠烈祠之名极少有人称呼,人们习惯称这里为烈士塔。塔的外围栏杆经民政部门维修,铁链换成石条,花钵等也有变更,除主碑,已经没有刚建立时的那种欧式风格了。
周家石门
周家石门是恩施市内一幢古民居的别称,位于老城区三义宫巷靠柿子坝一头。旧时右与县城隍庙相邻,左与三义宫相距不远。解放后县城隍庙改为学校后,周家石门位于其后,大门临三义宫巷街道。
周家石门以两道青石门框而名。第一道石门框嵌于临街朝门,门内前庭花园,其后是正门,内嵌第2道石门框,两道石门上雕刻动物、花草、几何图形等图案,显得雅致与古朴。今第1道石门框已毁,门内花园已修建房屋,到周家石门正屋需从这幢房屋与原城隍庙后墙之间形成的小巷进去。
周家石门主体建筑因已公布为恩施州文物保护单位,没有在城市改建工程中拆毁,保存还算完整。当面是呈八字形的门墙,薄砖空斗结构,上饰出边花檐,檐下绘壁画,仍可辨析;门墙只存右边,左边已改拆建2层木楼。门墙中为3间屋式大门,中为石门框带过厅。从过厅算起至后屋共6进,现在构架基本保存完整,特别是第5进与第6进间的亭子屋保存较好,两边天井,四合出檐,石础高柱,亭顶凌空,虽破烂不堪,仍可窥见往日风采。正屋坐北朝南,主轴线上为3排间结构,东西两边有侧房,与正房以天井连接,既疏朗便于采光,又紧密相连一体,惜左边侧房已拆毁改建,破坏了原来的布局。
周家石门清代道光年间由康名敬修建。康名敬为恩施市屯堡清江边康家沱人,见满清皇帝腐败无能,立志推翻取而代之,据说他为此作了长期准备,在城内即今周家石门处建房舍,称为内宫,另在城北朱家坳今职院处修房舍,称外宫,又在城南清江伏三跳东岸一石洞中屯集兵器,并设龙座演练登基,后称康家洞。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因内奸告密,被恩施县知县任海晏上报,引兵剿灭,恩施流传的民间歌谣:“只准人吃糠,不准糠吃人”,即指此事,“人”指任海晏,“糠”指康名敬。康名敬被杀后,官府将其家产没收拍卖,湖南籍周姓商人买得柿子坝康名敬“内宫”,后称周家石门。
麟溪书院
书院是封建时代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处所,是文教昌盛的象征,恩施城区清代及以前设有三所书院,即成山书院、南郡书院、麟溪书院。麟溪书院设立最晚,因建在西门外与麒麟溪不远而得名,那一带地方也就被人们称为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行政划分,先后被定为书院大队、书院村、书院社区,在其范围内的学校也被定名书院小学、书院中学。
作为地名起因的麟溪书院,民国即已衰败,曾为小学堂。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蒋介石扣押,软禁在距书院不远的李子尚庄户屋里,虽可自由行走,但国民党在四周驻有重兵看守,麟溪书院即驻有宪兵部队。解放后,麟溪书院为恩施县中药材公司仓库与加工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可见到书院旧屋,今已改建得面目全非。
据清同治版《恩施县志》载:“麟溪书院,在县西门外金华桥南,据麒麟溪之上游。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署知县许光曙劝捐四千有零,始行创建。四月兴工,是冬工竣。建讲堂三楹,为修道堂,堂后建屋三间,左祭器,右图书,东为宾兴馆。翼以讲舍十四间,西为花厅,知府夏锡麒颜曰‘潜斋’。厅后为讲师游息之所,环以仓厨。共造房屋三十八间……”。可见其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惜历年毁损,至今痕迹无存,只剩下地名勾起人们对往事的怀念。
施南府考棚
施南考棚原在大十字街与珠市街一带。据清《施南府志》载:“施南自清乾隆元年改土归流,所属六县惟恩施建始二县旧有学制,余四县生童俱附恩施远赴宜昌考试。三十六年,知府张应焘详请按县设学在案,随据各县生童以赴宜昌考试路远费艰,愿于本府城内捐建考棚,详准兴修,四十一年工竣,四十五年请学政按临,奉准在案。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学使吴省钦始按临考试。”
施南府考棚规模庞大,由左右辕门、左右鼓楼、头门、仪门、东堂、大堂、宅门、二堂、官厅、东号、西号、射堂、内署、供应室、至喜斋、围墙等一干建筑组成。凡想通过科举考试入仕者,必须在这里经过县考、府考、院考三关。考试纪律相当严厉,考生点名进仪门后,先要经过“承差”搜身检查,弄清确实没有“夹带”才准进考棚。考场由“承差”监考。县考要考5场,一天一场一道题。中途自带干粮,吃也只能在号凳上吃,不能离开考场。每场考完都要发榜,榜上有名才能进入下场考试。5场考完榜上有名者,才参加府考。参加府考的考生就可以参加院考,即提督学院考试,也就是考秀才。院考由钦命提学使司提学使来监考,不受地方制约。
1904年光绪皇帝下诏废科举,办新学,自此以后,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就再也没有举行过了,施南府考棚从此荒废。民国时期曾设立过法院,后遭日本飞机投弹轰炸夷为平地,后辟为菜市场,现为居民区,考棚的痕迹一点也见不着了。
委员名录
- 政协恩施市第九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八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七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六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五届委员会12-10
- 政协恩施市第四届委员会12-09
- 政协恩施市第三届委员会12-08